[发明专利]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提质工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9862.X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钱祝胜;吴开贞;苏永涛;沈明;蔡文武;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熙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站尾水提质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提质工艺系统,包括由若干成型模块围成的廊道沟渠、填置或安装在廊道沟渠内的生物陶粒层、生物填料层,生物陶粒层和生物填料层之间设有布水系统装置,布水系统装置与污水处理站尾水排口连接。本发明能够适应边坡硬化河道,不影响泄洪功能,高效利用多级厌氧氧化技术和固化微生物技术,达到微生物提升效果,具体效果包括: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占地少且施工灵活;建设、运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我国“十四五”对境内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做了系统全面规划:一方面提高河湖水质考核目标;一方面实行常规指标考核同时增加亲民指标考核。可以说,水环境质量提升的要求越发紧迫和严格。但是,目前已建成投产运行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大部分出水水质仅能达到一级A标准,远低于“十四五”河湖考核水质的Ⅲ、Ⅱ类要求。中央环保呼吁老站改造的呼声也是越发强烈。
现行提质技术多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占地广,投资大,受空间紧张、土地协调和资金紧缺的影响,往往在特殊的地形条件下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小中型、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提质工艺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提质工艺系统,包括由若干成型模块围成的廊道沟渠、填置或安装在廊道沟渠内的生物陶粒层、生物填料层,生物陶粒层和生物填料层之间设有布水系统装置,布水系统装置与污水处理站尾水排口连接。
廊道沟渠,是指依靠河岸,由若干成型模块围成的廊道状或沟渠状的本发明所述工艺系统的外围结构。
生物填料层内部是生物丝,比表面积大,可附着大量功能微生物。生物填料层数量若干,上下叠加。微生物采用固化微生物,固化微生物是特殊驯化菌种的结构,将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功能微生物固定,防止投入后迅速被水冲走,提高生物接种效率。
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经过布水系统装置进入廊道沟渠内的生物陶粒层表面,被功能微生物分解后,进入生物填料层的生化系统,通过逐级厌氧-好氧氧化,对水体净化,最后从廊道沟渠的出水平堰口排入主河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提质工艺系统,能够适应边坡硬化河道,不影响泄洪功能,高效利用多级厌氧氧化技术和固化微生物技术,达到微生物提升效果,具体效果如下:
1、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本工艺采用多级厌氧氧化技术和固化微生物技术,相比于现有湿地技术,生化微生物被强化分选,成梯级结构,生物活性强,净化能力更高,出水能达到河道水质考核要求,大大减轻河道的承载压力。
2、占地少且施工灵活。该工艺装置均在设在河内,无需另外征收土地;系统装置为模块化结构,可以做到随湾就势、因地制宜,可以带水作业,现场施工安装方便。
3、建设、运营成本低。本工艺系统采用先进集成理念,无需现场浇筑和砌墙,采用工厂生产好的标准模块现场拼装即可,安装成本低。本系统置于河道内部,无需征收土地,建设成本低。且无需特别维护,运营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提质工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成型模块11的示意图;
图4为生物填料模块31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廊道沟渠;11、成型模块;12、钢管插孔;13、出水平堰口;
20、生物陶粒层;
30、生物填料层;31、生物填料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普利资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包装印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力法远距离泵送水泥浓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