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9810.2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光;卢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特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2 | 分类号: | G01B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管 装配 深度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机器视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其测量步骤如下:S01:将待测量的物品放置在测量台上,传感器对物品进行扫描;S02:传感器启动相机对待检测的物品进行图像收集;S03:视觉处理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S04:视觉处理系统进行比对并拟合特征点;S05:通过特征点测算塑料管的深度;S06:检测塑料管深度是否合格;S07:取下待检测物品,结束测量,本发明检测完成最长仅0.5秒钟时间,相对人工效率提高5倍以上,一次性投入,相应地减少3个人工成本,可兼容不同尺寸种类的软管检测,同时仅需要添加程序,不需要增加机械结构,同时检测过程中不接触检测的产品,无损伤产品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说来,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传统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使用的人力成本较高,无法兼容不同尺寸的软管进行测量,部分检测方法需要机器接触产品本身,对产品造成一定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使用的人力成本较高,无法兼容不同尺寸的软管进行测量,部分检测方法需要机器接触产品本身,对产品造成一定的损耗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其测量步骤如下:
S01:将待测量的物品放置在测量台上,传感器对物品进行扫描;
S02:传感器启动相机对待检测的物品进行图像收集;
S03:视觉处理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
S04:视觉处理系统进行比对并拟合特征点;
S05:通过特征点测算塑料管的深度;
S06:检测塑料管深度是否合格;
S07:取下待检测物品,结束测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01中,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步骤S02中,视觉处理系统可为康耐视相机以外的任意品牌相机。
优选的,所述步骤S03中,对图像的处理为将其将io二进制点位转化10进制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S04中,特征点的拟合为模板对应的拟合方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S06中,通过测算的样品深度与实际需求深度进行对比,进而对产品做出的筛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首先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本发明检测完成最长仅0.5秒钟时间,相对人工效率提高5倍以上,一次性投入,相应地减少3个人工成本,可兼容不同尺寸种类的软管检测,同时仅需要添加程序,不需要增加机械结构,同时检测过程中不接触检测的产品,无损伤产品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料管装配深度测量方法,其测量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特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特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9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