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输电通道树障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48686.8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峰;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迈智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7/933 | 分类号: | G01S17/933;H04N5/225;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 地址: | 4014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激光雷达 输电 通道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输电通道树障预警方法,通过对电缆建立悬链曲线模型,使得巡线无人机沿着航线飞行,同时对下前方电缆的高度进行检测,当高度与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时,进行树障预警并绕飞,同时在绕飞时利用激光雷达向树障处发射雷达信号,回波测量高度与曲线模型一致时,证明能够透过缝隙到达线缆处,此时利用光学镜头获得光学图像,完成树障处的巡线;本发明可以使得巡线无人机有效规避架空线缆的树障,同时尽可能完成对树障内线缆的巡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巡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输电通道树障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被运用到巡线作业中对障碍物进行探测和识别。
现有的无人机巡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树木丛的干扰,不仅会对巡线无人机造成危险,还会干扰对线缆的图像拍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输电通道树障预警方法,能够在巡线过程中对无人机航线中的树障进行预警,同时能够帮助巡线无人机拍摄被树障遮挡住的部分线缆。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输电通道树障预警方法,包括步骤:
利用巡线无人机获取线缆参数,根据数线缆参数和悬链方程建立线缆的曲线模型,根据曲线模型制成航线,航线位于曲线模型的正上方且与曲线模型平行;
利用巡线无人机沿线缆进行巡线,巡线无人机底部的摄像头拍摄光学图像,巡线无人机底部的激光雷达向前下方发送激光信号,并根据回波信号判断巡线无人机前下方的线缆的高度;
将不断获取的巡线无人机前下方的线缆高度建立模型,并与曲线模型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线缆周围是否存在树障;
如果判断存在树障,巡线无人机飞至该点时调整航线,越过树障部分,同时,巡线无人机围绕树障部分,并调转激光雷达,向树障发送激光信号,如果通过回波检测到与曲线模型位置一致的线缆,则调转摄像头拍摄光学图像;
越过树障部分的巡线无人机返回航线,继续巡线直至航线结束。
进一步,所述曲线模型的需要的参数为弧垂和电缆两端悬挂点的高度,电缆悬挂点高度通过巡线无人机直接测得,弧垂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为档距,f为弧垂,h为两根电杆之间的高度差,θ为观测角度,a为悬挂点到激光雷达的垂直距离,α为高差角度;
上述公式得到最大弧垂f1和最小弧垂f2,带入至悬链线方程中:
a’为常数。
进一步,所述巡线无人机的底部设有正向下方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巡线无人机的飞控系统连接,所述巡线无人机在航线上航行或者越过树障航行时,距离传感器用于使得巡线无人机与线缆或者树障面保持特定距离。
进一步,所述激光雷达测量的线缆高度与所述曲线模型中对应点的高度相差不超过±3%时,该线缆段视为无障碍物,巡线无人机飞跃该部分时,按照预定航线航行,否则,按照测量高度再加上特定高度的飞行高度越过该段。
进一步,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巡线无人机的底部的前方,并朝正下方45°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迈智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风迈智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8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