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7952.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尔彬;万珺;何洪路;杨华;张迪;王浩;张金林;康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郭婷 |
地址: | 51145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监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温度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一待监测对象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通过目标识别技术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检测区域;根据所述红外图像判断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温度,若所述温度超过第一预设值,则进行报警。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避免近距离采集温度,解决效率低下且容易聚集感染的问题,同时,可以利用目标识别技术识别出可见光图像中的检测区域,针对性的进行检测,可以减少误检测的概率,提高温度检测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体温筛查是疫情预测、控制的重要手段。传统体温筛查手段需要近距离接触测温对象,潜在接触传播风险。此外,测温效率低,容易造成大范围拥堵和人员聚集,进一步扩大交叉感染风险。若不通过近距离接触测温对象的测量方式,采用远距离测温,则会由于距离较远,容易导致测温结果不准。
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至少一部分地解决近距离测温效率低远距离测温结果准确低的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每一待监测对象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通过目标识别技术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检测区域;根据所述红外图像判断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温度,若所述温度超过第一预设值,则进行报警。
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可以避免近距离采集温度,解决效率低下且容易聚集感染的问题,同时,可以利用目标识别技术识别出可见光图像中的检测区域,针对性的进行检测,可以减少误检测的概率,提高温度检测准确率。
对于上述温度监测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判断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温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值时,还进一步判断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的待监测对象与上一次报警时对应的待监测对象是否是相同的,且上一次报警距离本次判断的时间段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且两次的待监测对象是相同的,则不进行报警。
对于上述温度监测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同一待监测对象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中的一张红外图像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温度大于其他红外图像对应的检测区域温度的平均值,或者大于第二预设值,则不进行报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对于上述温度监测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目标识别技术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识别,判断识别结果中是否包含预设对象,若识别结果中未包含预设对象,则进行报警;统计各时间段的场地平均温度和/或已检测的待监测对象的平均温度,根据所述场地平均温度和/或所述待监测对象的平均温度,动态调整所述第一预设值。
对于上述温度监测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采用视频融合技术将一个或多个所述待监测对象的目标框以及对应所述检测区域的温度结果叠加显示在同一张图像中,并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一待监测对象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检测区域确定单元,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连接,用于通过目标识别技术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检测区域;报警单元,与所述检测区域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图像判断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温度,若所述温度超过第一预设值,则进行报警。
对于上述温度监测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述检测区域对应的温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值时,还进一步判断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的待监测对象与上一次报警时对应的待监测对象是否是相同的,且上一次报警距离本次判断的时间段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且两次的待监测对象是相同的,则不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