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7212.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向旭;刘昱维;李惠兰;徐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C01B32/194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徐璞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化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还原剂溶液;将氧化石墨烯溶液、还原剂溶液按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与开设有多个通孔的基体表面相接触,使混合溶液和基体表面的接触处形成气液界面;在基体和混合溶液处于静置状态下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使气液界面处生成附着在基体上的石墨烯自组装层;将基体及附着在基体上的石墨烯自组装层从混合溶液中取出,浸泡入掺杂处理溶液中进行掺杂处理;将基体及附着在基体上的石墨烯自组装层从掺杂处理溶液中取出,进行自然干燥处理得到功能化石墨烯复合膜,或者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功能化石墨烯气凝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由一层密集的、包裹在蜂巢晶体点阵上的碳原子组成,是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其厚度仅为0.35nm。这种特殊结构,使石墨烯表现出许多优异性质,比如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和超柔性。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可以提高石墨烯溶解性,而且可以赋予石墨烯新的性质,使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功能化的石墨烯材料具体包括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气凝胶。但目前,在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过滤石墨烯分散液制备,无法制备大面积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气凝胶。(2)制备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气凝胶时,对于外形不规则的基体,不能在基体表面所有区域无遗漏的生成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气凝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还原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小孔诱导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形成石墨烯自组装层,通过掺杂或交联处理后,再自然干燥得到功能化石墨烯复合膜,或者冻干得到功能化石墨烯气凝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还原剂溶液;
将氧化石墨烯溶液、还原剂溶液按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与开设有多个通孔的基体表面相接触,使混合溶液和基体表面的接触处形成气液界面;
在基体和混合溶液处于静置状态下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使气液界面处生成附着在基体上的石墨烯自组装层;
将基体及附着在基体上的石墨烯自组装层从混合溶液中取出,浸泡入掺杂处理溶液中进行掺杂处理;
将基体及附着在基体上的石墨烯自组装层从掺杂处理溶液中取出,进行自然干燥处理得到功能化石墨烯复合膜,或者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功能化石墨烯气凝胶。
进一步的,基体为平面膜状或平面网状,或者具有半封闭结构或全封闭结构。
进一步的,掺杂处理溶液包括交联剂、金属纳米粒子或催化纳米粒子。
进一步的,交联剂为多巴胺或乙二胺。
进一步的,金属纳米粒子为银纳米粒子或金纳米粒子。
进一步的,催化纳米粒子为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或氧化锌纳米粒子。
进一步的,进行掺杂处理时,在常温常压下浸泡2-12小时。
进一步的,自然干燥处理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干燥时间为8-24小时。
进一步的,冻干处理具体如下:
进行冷冻,冷冻过程中的温度设为零下30摄氏度,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冷冻时间为4小时;
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温度设为零下30摄氏度,压强为10-100pa,干燥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部凝胶贴
- 下一篇:全人源的新冠IgG2单链抗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