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6932.6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培杨;周攀峰;裴大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华南花都建设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K13/02;C08K3/26;C08K3/34;C08K3/14;C08K3/36;C08K3/32;C08K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梁宇珊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止水 聚氨酯 灌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20‑40份;异氰酸酯60‑80份;催化剂0.3‑2份;稳泡剂4‑8份;乙酸乙酯10‑20份;纳米碳酸钙0.5‑1份;纳米硅酸铝0.5‑1份;纳米碳化锆0.5‑1.5份。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聚醚多元醇升温至100‑130℃,负压脱水脱气处理1.5‑3.5h,冷却至20‑40℃,加入异氰酸酯,置于75‑85℃条件下,反应2‑3h,得到预聚体反应液;步骤2)降温至40‑50℃,加入稳泡剂,混合,再加入乙酸乙酯、催化剂、纳米碳酸钙、纳米硅酸铝、纳米碳化锆,混合均匀,得到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本申请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堵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过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降雨导致基坑水位升高或止水帷幕止水效果不理想,存在基坑点状渗水的情况,基坑漏水会造成基坑四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面开裂、路面塌陷、水管断裂、基坑倒塌等后续反应,从而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堵住漏水点显得极为重要。
因基坑止水帷幕为地下隐蔽工程,在基坑开挖后才能发现漏水部位,为避免基坑漏水所造成的危害,对漏水点及时进行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在漏水处塞入遇水膨胀的材料或注入化学浆料,使其渗透、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一般应用于大坝、水库、涵闸等基础防渗帷幕和地基或地基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的加固,大堤、渠道、渡槽等的防渗堵漏及加固等工程领域。
目前最常用的化学灌浆材料有水玻璃、丙烯酸盐、聚氨酯。聚氨酯灌浆材料是聚氨酯与一些添加剂组成的化学灌浆材料,遇水以后能立即与水发生扩链、支化及交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体积膨胀并最终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有一定强度的胶凝状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分为加固型材料和堵水型材料,加固型材料多采用分子量较小的聚醚多元醇与官能度较大的多异氰酸酯反应,以获得较大的强度,但是遇到大量的流动水时,堵水效果较差;堵水型材料多采用分子量较大的聚醚多元醇,但强度不如加固型材料,最终容易导致形成的固结体回缩,与漏水点粘接的部分脱离,失去堵水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加固型聚氨酯材料的强度大但是堵水效果欠佳,堵水型聚氨酯材料堵水效果好但是强度不如加固型堵水材料,对此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使聚氨酯灌浆材料保持堵水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基坑止水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醚多元醇20-40份;
异氰酸酯60-80份;
催化剂0.3-2份;
稳泡剂4-8份;
乙酸乙酯10-20份;
纳米碳酸钙0.5-1份;
纳米硅酸铝0.5-1份;
纳米碳化锆0.5-1.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醚多元醇30-35份;
异氰酸酯70-75份;
催化剂0.8-1份;
稳泡剂5-6份;
乙酸乙酯12-15份;
纳米碳酸钙0.7-0.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华南花都建设工程公司,未经核工业华南花都建设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