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6744.3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孟鸿宾;杨勇;陈雄武;薛永利;刘新;周林珠;李飞;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2 | 分类号: | F42D3/02;F42D1/00;F42D1/08;F42D5/04;F42D5/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高层建筑 爆破 拆除 方法 | ||
1.一种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爆破切口,爆破切口被设置成三角形切口,爆破切口的高度h满足:,
式中,H为爆破建筑的高度,L为爆破建筑沿倾倒方向的长度;
步骤2、在爆破建筑的中段高度层设置爆破松散区;
步骤3、预处理,将爆破切口以及爆破松散区范围内的非承重墙全部预先拆除,对爆破建筑倒塌方向的剪力墙拆除,爆破切口范围内的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结构进行拆除;
步骤4、确定爆破部位并装药,框架部分:倒塌方向切口范围内的立柱,倒塌方向的背侧立柱不爆破,筒体部分:爆破切口范围内的所有墙和承重柱,且承重柱的爆破高度大于框架部分的立柱爆破高度;
步骤5、爆破顺序确定,按倒塌方向,由外向内延时爆破形成爆破切口,当爆破切口形成后,再对爆破松散区进行爆破;
步骤6、防护处理及爆破,在需保护目标一侧的爆破部位悬挂竹笆,在倾倒方向设置多个缓冲层和减震沟,在其余方向设置一道减震沟,设置好防护后即可起爆;
其中,在步骤4中,爆破部位还包括:每层后承重柱的底部和承重柱上部和梁板的结合部位,剪力墙和混凝土梁柱的结合部位,剪力墙和承重墙的相交部位,连梁和剪力墙柱的结合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倒塌方向立柱的爆破高度HP满足下式:HP=K(B+Hmin),式中K—经验系数,取1.0~1.5;B—支柱截面在倾倒方向上的边长,cm;Hmin—支柱的最小破坏高度,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切口高度被设置为4层,爆破部位包括:倒塌方向1-4层第一排立柱,倒塌方向1-3层第二排立柱,倒塌方向1-2层第三排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松散区的高度被设置成两层,爆破部位包括爆破松散区内向着倒塌方向的前三排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爆破被分为四段,第一响为第一层前两排立柱和二三四层的第一排立柱,以及一二层第一跨两端的筒体墙壁;第二响为二三四层的第二排立柱及第二跨两端的筒体墙壁;第三响一二两层第三排立柱及第三跨两端的筒体墙壁;第四响为爆破松散区内前三排的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爆破的第1段采用瞬发非电导爆管雷管;第2段采用2段半秒差非电导爆管雷管;第3段采用3段半秒差非电导爆管雷管;第4段采用4段半秒差非电导爆管雷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立柱的爆破高度可按下式计算:HJ=K*B,式中K—经验系数,取1.0~1.5;B—支柱截面在倾倒方向上的边长,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框架结构内的剪力墙采用爆破方式拆除,厚度大于25cm的剪力墙采用水平布孔方式,厚度大于25cm长度大于2m的剪力墙采用水平布孔和水平布孔结合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筒体结构内的剪力墙采用机械法对剪力墙进行开洞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筒体高层建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结构采用长臂镐头机进行预拆除,只保留电梯间的梁柱、墙角、拐角和墙节点,在后续步骤中对保留节点装药爆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7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土壤测定包气带非饱和松散岩层渗透系数的方法
- 下一篇:电缆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