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冷水管沼蛤防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5866.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滨;沈健;张瑞芬;范建强;赵楠;辛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9/00 | 分类号: | A01M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地址: | 366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防治 系统 | ||
一种空冷水管沼蛤防治系统,它涉及一种沼蛤防治系统。它包含电源、管道、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和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所述的电源包含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的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连接在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中的正极上,所述的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连接在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中的负极上,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设置在管道的水流进水方向的左端,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设置在管道的水流进水方向的右端,本发明适用于在管道较长,走向复杂,并且不能拆卸清理,并且通水的运行环境下,能够预防和治理沼蛤的附着沉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冷水管沼蛤防治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运行多年的水利工程出现较多的”生物污损”问题,藻类、贝类等大型污损型生物入侵到水利工程结构物及生产设备中以高密度附着生长,影响水工建筑物和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污损生物入侵后很难去除,并且大量附着繁殖,破坏水工建筑物结构,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对于运行多年的水轮机空冷水管就容易碰到这样的问题,Φ150的水管因沼损问题会堵塞至Φ80,严重限制水流流速和流量,大大降低对水轮机的冷却效果,影响水轮发电机的工作性能。
当前对空冷水管的清理中,都采用离水干燥、高温水浴、超声波灭杀等方法,而采用这些方法在未拆开空冷水管的情况下,无法预防和治理沼蛤的附着沉淀问题。离水干燥、超声波灭杀都需要将装置入侵到管道内部,如果如此操作只能将管道拆卸,或者在管道内置设备,而后面的方法将造成管道内径缩减,影响管道过流过水能力,最终影响空冷水管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空冷水管沼蛤防治系统,它通过电源对管道产生高压电流,并利用高压电流灭杀沼蛤幼虫及成贝,限制沼蛤在管道接触面上附着,抑制其大量繁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冷水管沼蛤防治系统,它包含电源1、管道2、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和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所述的电源1包含交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的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连接在电源1的直流输出端中的正极上,所述的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连接在电源1的直流输出端中的负极上,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设置在管道2的水流进水方向的左端,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设置在管道2的水流进水方向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包含圆环31、把手32和接触头33,所述的圆环31的底部设有把手32,圆环31的顶部设有接触头33,把手32为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的结构与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环31的内径与管道2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和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与电源1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和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与管道2 金属连接。
一种空冷水管沼蛤防治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电源1的交流输入端连接外部的交流电;
2)将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夹于管道2的左侧部位上,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夹于管道2的右侧部位上;
3)电源1中直流输出端中的正极与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连接,直流输出端中的负极与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连接;
4)将电源1中的电流和电压调节到目标范围内;
5)电流通过第一环形可夹式电极3、管道2和第二环形可夹式电极4流回电源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