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等势线设计可变型面模具成形金属箔材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45592.5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邹庆;于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33/00 | 分类号: | B21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设计 变型 模具 成形 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等势线设计可变型面模具成形金属箔材的方法,具体包括:上压头、下压头、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压边圈、金属箔材。其特征在于先以原始金属箔材坯料与最终成形金属箔材零件作为两个电极,根据电场等势线的分布确定动态型面模具中各个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在成形过程中的轴向位置,进而达到最佳成形效果,成形具有复杂曲率结构的金属箔材零件。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能够实现在变形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场等势线的形状来确定可变模具的中间型面,有效地实现了具有复杂曲率结构的金属箔材零件的制造,解决了复杂曲率金属箔材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设计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复杂曲率金属箔材的成形效率以及成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等势线设计可变型面模具成形金属箔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箔材塑性成形作为金属材料学科内重要分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原本适用于传统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工艺将不适用于复杂曲率金属箔材成形。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成形过程中模具中间型面的变化,能够改善复杂曲率金属箔材成形时成形效果差、加工效率过低的问题,然而通过控制模具中间型面的手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改变模具中间型面、如何确定模具中间型面的改变量等。目前的技术中,模具中间型面的改变量大多是根据经验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因此造成了该工艺生产效率较低,材料成形效果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推广与发展。为此有必要对成形过程中模具中间型面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升其工艺效果、提高加工效率。
动态型面成形是将传统的模具离散化,采用一系列离散的、排列规则的、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冲头来替代传统模具的凸、凹模,成形过程中通过调节球头圆柱冲头的高度,即可实现模具中间型面的变化,采用动态型面成形技术减少了材料回弹、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在成形过程中如何快速、科学、合理地设计模具中间型面仍是限制此工艺发展的一大问题。众所周知,电场中的等势线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且其形状代表着能量势场的最优分布,与等势线相垂直的流线方向代表着物质流动阻力最小的方向,如果将其流线方向类比成金属成形过程中的塑性流动,则其流线方向可作为金属塑性流动过程中的最佳流动参考方向,其等势面形状可作为最佳成形拘束条件。因此,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利用等势线设计可变型面模具成形金属箔材的装置及方法,将电场中等势线分布及形状作为成形过程中模具中间型面的确定依据,有效地实现了具有复杂曲率结构的金属箔材零件的制造,解决了复杂曲率金属箔材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设计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复杂曲率金属箔材的成形效率以及成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等势线设计可变型面模具成形金属箔材的方法,以解决复杂曲率金属箔材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设计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等势线设计可变型面模具成形金属箔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冲压装置、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确定装置,其中冲压装置包括上压头(1)、压边圈(2)、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3)、金属箔材(4)、下压头(5),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确定装置包括原始金属箔材坯料(6)、电场等势线分布(7)、最终成形金属箔材零件(8);其中上压头(1)、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3)、金属箔材(4)、下压头(5)沿中心线从上往下平行放置,将压边圈(2)贴紧金属箔材(4)放置,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3)的轴向位置利用螺纹进行调节。
它还包括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确定装置,以原始金属箔材坯料(6)、最终成形金属箔材零件(8)作为两个电极,电场等势线分布及其形状作为设计动态型面模具中间型面的依据,依据等势线的形状调节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3)的轴向位置。
它还包括冲压装置,冲压装置主要由多个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3)构成,利用螺纹精确调整各个高度可调的球头圆柱(3)的轴向移动位置,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GV对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卫生间自动感应吸风除臭装置及蹲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