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5341.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纪泽雨;耿龙;李英锋;周天华;李建忠;张龙;李贺成;王军;田慎良;杨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7328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硝酸 碳酸 混合 体系 下含铀 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 装置 | ||
1.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废水接收槽(7)、阳离子交换设备(15)、pH值调整水槽(10)和阴离子交换设备(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生废液槽(6),再生废液槽(6)通过管路分别与阳离子交换设备(15)和阴离子交换设备(16)的排液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交换设备(15)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阳离子交换柱,所述阴离子交换设备(16)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阴离子交换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放槽(14),所述阳离子交换柱包括第一阳离子交换柱(8)和第二阳离子交换柱(9),第一阳离子交换柱(8)与第二阳离子交换柱(9)并联,第一阳离子交换柱(8)与第二阳离子交换柱(9)的尾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pH值调整水槽(10)连接,第一阳离子交换柱(8)与第二阳离子交换柱(9)的排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再生废液槽(6)连接,所述阴离子交换柱包括第一阴离子交换柱(12)和第二阴离子交换柱(13),第一阴离子交换柱(12)与第二阴离子交换柱(13)并联,第一阴离子交换柱(12)和第二阴离子交换柱(13)的尾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排放槽(14)连接,第一阴离子交换柱(12)和第二阴离子交换柱(13)的排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再生废液槽(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树脂再生液配制槽(3)和阳树脂再生液配制槽(4),阴树脂再生液配制槽(3)通过管路与阴离子交换设备(16)连接,阳树脂再生液配制槽(4)通过管路与阳离子交换设备(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硫酸储槽(1)、硫酸稀释槽(2)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槽(5),浓硫酸储槽(1)与硫酸稀释槽(2)通过管路连接,硫酸稀释槽(2)通过多条管路分别与阴树脂再生液配制槽(3)、废水接收槽(7)和排放槽(14)连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槽(5)通过管路与pH值调整水槽(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暂存水槽(11),暂存水槽(11)的入口与pH值调整水槽(10)通过管路连接,暂存水槽(11)的出口与阴离子交换设备(16)通过管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离子交换柱(8)、第二阳离子交换柱(9)、第一阴离子交换柱(12)和第二阴离子交换柱(13)采用碳钢衬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树脂再生液配制槽(3)、废水接收槽(7)、pH值调整水槽(10)上装配有pH在线测量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硝酸和碳酸混合体系下含铀废水处理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桨(17)和自来水供给管道(18),自来水供给管道(18)分别与硫酸稀释槽(2)、阴树脂再生液配制槽(3)、阳树脂再生液配制槽(4)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槽(5)连通,硫酸稀释槽(2)、阴树脂再生液配制槽(3)、阳树脂再生液配制槽(4)、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槽(5)和pH值调整水槽(10)内均设置有搅拌桨(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3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