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工程用海底管道架设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45113.X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正华 |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5/035;G08B5/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工程 海底 管道 架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海底管道架设装置,涉及到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架设底座,所述架设底座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架设连接杆,四个所述架设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板连接架,所述夹板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夹板固定支架,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夹板固定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向轴,两个所述转向轴上均固定套接有转向齿轮和顶部双向夹板,两个所述转向齿轮相啮合。本发明中,当管道受暗流冲击而带动顶部双向夹板晃动时,顶部双向夹板的顶部会将压力反作用在顶部双向夹板上使其复位,同理,顶部双向夹板的底部压力会反作用在顶部双向夹板的顶部,提高了该架设装置对暗流冲击的缓冲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海底管道架设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其中海底管道是通过密闭的管道在海底连续地输送大量油(气)的管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快捷、最安全和经济可靠的海上油气运输方式,海底管道在铺设后一般需要用到架设装置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防止管道随海底暗流偏移,影响油(气)运输。
现有的海底管道架设装置一般是将管道架固定在海床上,再利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把管道安装在管道架上进行铺设,但海底情况复杂,暗流涌动,普通的管道架难以对暗流的冲击进行有效地缓冲,稳定性差,管道一直受到暗流的直接冲击后,会导致管道内部结构疲劳,降低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给油气输送工作带来损失,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海洋工程用海底管道架设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海底管道架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工程用海底管道架设装置,包括架设底座,所述架设底座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架设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双向夹板,所述架设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部弧形固定座,所述架设底座内安装有用于挤压所述顶部双向夹板使其夹紧管道的夹板挤压部,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架设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插槽,两个所述限位插槽内安装有用于对所述顶部双向夹板进行限位并平衡暗流冲击力的限位缓冲部。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夹板挤压部的设置,使得夹板挤压部可将顶部双向夹板和底部弧形固定座固定成圆筒套接在管道上,通过限位缓冲部的设置,使得限位缓冲部可对夹板挤压部进行限位,并对管道所受暗流的冲击进行缓冲与平衡,同时无需借助螺栓、丝杆等限位方式,可避免因螺栓等螺纹受海水冲刷侵蚀而导致管道难以拆卸、固定架无法周转使用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所述夹板挤压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架设底座顶部内壁上的限位滑孔,所述限位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限位杆,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滑动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扣板,两个所述弧形扣板与所述顶部双向夹板、所述底部弧形固定座相贴合,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滑动限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连杆,两个所述横连杆之间安装有联动单元,所述联动单元与所述架设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限位滑孔、滑动限位杆、弧形扣板、横连杆、联动单元的设置,使得利用顶部双向夹板、底部弧形固定座夹紧管道后,可滑动其中一个弧形扣板并利用滑动限位杆、横连杆联动单元带动另一个弧形扣板滑动,使两侧的弧形扣板扣在顶部双向夹板与底部弧形固定座的一侧进行限位,从而将顶部双向夹板和底部弧形固定座固定成圆筒套接在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联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横连杆侧壁上的齿条固定杆,所述齿条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齿条,所述联动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架设底座的内壁上,所述架设底座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两个所述联动齿条交错设置且均与所述联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通过齿条固定杆、联动齿条、联动齿轮的设置,使得其中一个横连杆运动即可通过齿条固定杆带动联动齿条在架设底座内滑动,从而借助相啮合的联动齿轮带动另一个联动齿条滑动,同时带动另一个横连杆同时移动,从而简化了安装流程,可便于相关人员在水底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正华,未经顾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