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962.3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松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9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工用 陶瓷 印花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印花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对陶瓷印刷花纹的质量和效率较高的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包括:第一滑轨,其连接在台架的其中一侧;安装座,其连接在台架的另一侧;下压机构,其连接在台架上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移动机构,其连接在第一滑轨和安装座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下压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作用,能够让印刷块一边粘附颜料一边对陶瓷进行印刷花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印花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属于一种工艺品,而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有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陶瓷工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技术,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更充分的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在现有的陶瓷加工技术中,人们需要对烧制完成的陶瓷进行印刷花纹,以此对陶瓷进行美化,使得陶瓷的更具有观赏价值。
目前,人们对烧制完成的陶瓷进行印刷花纹时,普遍是通过人工手持印刷块进行粘附颜料,然后对陶瓷逐个的进行挤压来完成花纹的印刷,如此较为繁琐,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对陶瓷印刷的花纹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印刷的质量较差,且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对陶瓷进行印刷花纹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人们对陶瓷进行印刷花纹时,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对陶瓷印刷花纹的质量较差,且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较大,对陶瓷进行印刷花纹的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对陶瓷印刷花纹的质量和效率较高的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生产加工用陶瓷印花纹设备,包括:第一滑轨,其连接在台架的其中一侧;安装座,其连接在台架的另一侧;下压机构,其连接在台架上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移动机构,其连接在第一滑轨和安装座之间。
优选地,下压机构包括:伸缩杆,其至少设有四根,且其均连接在台架上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滑动架,其连接在四根伸缩杆的其中一侧之间;第一弹簧,其至少设有四根,且其均连接在其中一侧的伸缩杆与滑动架之间;气缸,其安装在台架上靠近第一滑轨的另一侧;连接块,其连接在气缸的伸缩轴上;支撑架,其连接在连接块上,且支撑架与滑动架滑动式地相连接;印刷块,其连接在支撑架上。
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滑座,其滑动式地连接在第一滑轨上;放料盘,其连接在滑座的其中一侧;放置台,其连接在滑座的另一侧;电机,其安装在安装座的其中一侧;变速箱,其安装在安装座上靠近电机的一侧,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接;缺齿轮,其连接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齿条架,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安装座的另一侧,且缺齿轮与齿条架上的齿条相互啮合;第一固定杆,其连接在齿条架与滑座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台架上靠近安装座的一侧;皮带轮组,其连接在第二固定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蜗杆,其连接在第二固定杆的其中一侧;第三固定杆,其连接在台架上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侧;蜗轮,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三固定杆上,且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转盘,其连接在蜗轮上;放置架,其设有多个,且其均连接在转盘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下压杆,其连接在滑动架的其中一侧;固定架,其连接在其中一侧的伸缩杆上;第二滑轨,其至少设有两根,且其均连接在固定架上;第四固定杆,其至少设有两根,且其分别连接在两根第二滑轨上;滑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两根第四固定杆的其中一侧之间,且下压杆与滑块配合;第二弹簧,其至少设有两根,且其均套在第四固定杆上,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侧的第二滑轨与滑块上;电热丝,其连接在滑块的其中一侧。
优选地,下压杆为前高后低倾斜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松,未经杨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转换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挪车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