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4594.2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穆明浩;王福海;王峥;韩立斌;张哲;郑君;杨茂君;陈秀秀;刘占斌;赵景原;李朝旭;李明杰;郑捷元;王进勇;青光焱;赖思静;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L9/06;C08K9/10;C08K9/04;C08K3/26;C08K3/34;C08K7/00;C08K3/04;C08K5/134;C08K5/132;C08K3/36;C08K5/08;C08K3/22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吴春艳;韩耀朋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抗紫外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沥青75~85份、改性剂3~5份、“三明治”结构的光屏蔽剂3~5份、辅助光屏蔽剂3~5份、抗氧剂1~3份、防老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5~1.7份、自由基捕捉剂1~3份、光稳定剂0.3~0.5份;
“三明治”结构的光屏蔽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份数为85~95份的层状无机物、1~3份的钛酸酯偶联剂、1~3份三聚氯氰在3000rpm转速下高速搅拌研磨10~20分钟进行插层;再加入质量份数为1~3份的三聚氰胺、1~3份的三辛基胺,3000rpm高速搅拌研磨10~20分钟进行扩层处理,得到复合粉体;最后,加入1~3份质量份数的聚乙烯蜡对复合粉体进行包覆,再经干燥、球磨和过筛后,获得“三明治”结构的光屏蔽剂;
所述层状无机物为蒙脱土、高岭土、水滑石、人造锂皂石、白云石、累托石、片状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其特征在于,辅助光屏蔽剂为炭黑、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其特征在于,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BHT、抗氧剂CA、抗氧剂164、抗氧剂DLTP、抗氧剂TNP、抗氧剂TPP、抗氧剂MB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CPPD、防老剂IPPD、防老剂DPPD、4,4'一双(2,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防老剂AW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UV-O、紫外线吸收剂UV-9、紫外线吸收剂UV-531、紫外线吸收剂UV-327、紫外线吸收剂RMB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其特征在于,自由基捕捉剂为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对苯醌、四甲基苯醌、2-甲基-2-亚硝基甲烷、苯基-N-叔丁基硝酮中的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相应重量份数的改性剂、“三明治”结构的光屏蔽剂、辅助光屏蔽剂放入搅拌机中,在常温下搅拌30-60min,得到混合料1;
步骤二,将相应重量份数的沥青预热至180-190℃,然后把相应重量份数的抗氧剂、防老剂、紫外线吸收剂、自由基捕捉剂、光稳定剂加入配料罐,持续剪切状态下加入上述混合料1,在3000-4000rpm的条件下充分剪切2-3h,得到抗紫外沥青。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沥青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5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