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3912.3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樊林元;陆品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爱特天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65 | 分类号: | H04N5/765;H04N5/26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白雪瑾;郭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传输 装置 | ||
一种视频传输装置,视频传输装置中的传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均根据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和HDCP状态信息进行动态配置,使得视频传输装置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实现EDID数据和HDCP状态信息的动态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频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传输装置多采用双绞线传输非压缩HDMI/DVI视频信号,但双绞线只包含四对差分线,刚好可用于传输HDMI或DVI的差分信号;没有多余的线缆用于传输控制命令、EDID数据、HDCP状态等。
由于HDMI/DVI本身的管理协议原因,每一个HDMI接收设备,也就是显示设备,都会有一份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标识数据)文件来标记该HDMI设备的音视频接收能力和参数、颜色设置参数、频率范围的限制、厂商信息、设备名称和序列号等信息。当一个PC设备(视频信号源)与显示设备直接相连时,PC设备会读取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并按照EDID数据中的参数,输出最佳的时序、音频和视频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用户操作和视觉体验效果。然而,当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时,双绞线既需要传输视频信号,还需要在PC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传输EDID数据和HDCP状态信息,针对上述情况,目前所采用的传输方式如下:
(1)在视频传输装置的TX端(传送端)烧录一个固定的EDID数据,满足视频信号源的识别要求;如果出现异常,则使用独立的EDID设备,将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读取出来,再烧录到TX端即可。然而,固定EDID数据适应性较差,无法使视频信号源和显示设备达到最佳匹配,虽然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更新EDID数据,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额外增加了工作量。
(2)先将视频信号源、视频传输装置、显示设备连接好,再上电,视频传输装置的TX端(传送端)和RX端(接收端)会先占用传输线,用于传输EDID数据、HDCP状态信息,将当前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HDCP状态信息传输给TX端,然后释放传输线,再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由于只在上电的时候传输一次,对连接状态、上电时序有要求,无法应对实际使用时复杂多变的操作习惯,另外,连接关系中途发生变化时,则无法及时更新EDID数据。
(3)增加传输介质,比如一根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再增加一根双绞线传输控制信号、EDID数据、HDCP状态信息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满足传输需求,但需要额外增加传输接口和传输线缆,增加了结构尺寸、物料成本、布线难度,并不是好的选择。
(4)将视频信号HDMI/DVI的DDC、Hot Plug、CEC等信号直接耦合叠加在视频传输线上,视频信号源直接读取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HDCP状态信息。该方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EDID数据的传输,但在信号线上叠加了太多低速信号数据(EDID数据、HDCP状态信息等),会影响低速信号数据的可靠性和视频信号的稳定性,同时,TX端和RX端需要有较好的共地电位,另外,由于是视频信号源直接读取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当视频信号源的输出性能和显示设备的接收性能均高于视频传输装置本身的传输性能时,则会出现匹配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传输视频数据;比如,视频信号源和显示设备都支持4K,那么视频信号源在读取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后,就会输出4K信号,而此时,如果视频传输装置只能支持最高1080P,则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视频传输装置的EDID和HDCP管理方法,能够更稳定、可靠地对视频信号和EDID数据、HDCP状态信息的传输进行管理。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视频传输装置的视频传输管理方法,所述视频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传送模块,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有显示设备接入;
若检测到显示设备接入,获取显示设备的EDID数据和HDCP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爱特天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爱特天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