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拱顶中空锚杆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3734.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勇;李佳;刘晓雨;朱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欣博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7 | 代理人: | 吴华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拱顶 中空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中空锚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前底板与定位板,所述前底板焊接于底座前端,前底板前端中间焊接有支撑板,所述定位板对称焊接于底座后端两侧,定位板外端与前底板外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操控杆与球头,所述操控杆横向嵌套于调节螺杆上方,所述球头一体成型连接于调节螺杆底部,球头底部套装有万向座,所述立柱焊接于前底板顶部中间,且立柱底部两侧与前底板之间焊接有加强板。本发明可轻松调整锚杆钻机的角度,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拱顶中空锚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施工时需要借助锚杆对拱顶进行锚固操作,而锚杆拱顶中空固定及角度控制问题一直作为质量通病长期困扰各施工单位,尤其拱顶位置垂直度控制。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拱顶中空锚杆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拱顶中空锚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前底板与定位板,所述前底板焊接于底座前端,前底板前端中间焊接有支撑板,所述定位板对称焊接于底座后端两侧,定位板外端与前底板外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操控杆与球头,所述操控杆横向嵌套于调节螺杆上方,所述球头一体成型连接于调节螺杆底部,球头底部套装有万向座,所述立柱焊接于前底板顶部中间,且立柱底部两侧与前底板之间焊接有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斜拉杆、吊环与固定板,所述斜拉杆对称焊接于立柱后端中上方,且斜拉杆末端对称焊接于底座后端顶部,斜拉杆内侧等距焊接有横撑,所述吊环焊接于立柱后端上方,所述固定板对称焊接于立柱两侧上下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前端通过管箍安装固定有锚杆钻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轻松调整锚杆钻机的角度,以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其质量轻便、安拆简单、角度可调等优点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锚杆角度难控制的质量通病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前底板;4-定位板;5-支撑板;6-调节螺杆;7-操控杆;8-球头;9-万向座;10-加强板;11-斜拉杆;12-吊环;13-固定板;14-横撑;15-锚杆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隧道拱顶中空锚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和立柱2,底座1上设置有前底板3与定位板4,前底板3焊接于底座1前端,前底板3前端中间焊接有支撑板5,定位板4对称焊接于底座1后端两侧,定位板4外端与前底板3外端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调节螺杆6,调节螺杆6上设置有操控杆7与球头8,操控杆7横向嵌套于调节螺杆6上方,球头8一体成型连接于调节螺杆6底部,球头8底部套装有万向座9,立柱2焊接于前底板3顶部中间,且立柱2底部两侧与前底板3之间焊接有加强板10,立柱2上设置有斜拉杆11、吊环12与固定板13,斜拉杆11对称焊接于立柱2后端中上方,且斜拉杆11末端对称焊接于底座1后端顶部,斜拉杆11内侧等距焊接有横撑14,吊环12焊接于立柱2后端上方,固定板13对称焊接于立柱2两侧上下方,固定板13前端通过管箍安装固定有锚杆钻机15。
具体使用方式:对锚杆钻机15进行角度调节时,通过操控杆7对底座1前后两侧的调节螺杆6进行旋拧,调节螺杆6旋转带动底座1前后进行角度倾斜,同时万向座9可轻松对倾斜后的底座1进行稳定支撑。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脉冲高压源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