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机具自动牵引挂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3540.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邓鹏;王强强;王义田;徐文龙;陈涛;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皓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59/04 | 分类号: | A01B5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寇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机具 自动 牵引 接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机具自动牵引挂接机构,包括机具套架和能够适配插接于机具套架内的插接盒;机具套架设有集成母阀座、PTO轴第一端头和机具连接接头;插接盒设有集成公阀座、对接驱动装置、PTO轴第二端头、锁紧部件、活动支座以及固定支座;在插接盒插接于机具套架内时,对接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活动支座动作,并由活动支座动作分别带动集成公阀座、PTO轴第二端头与集成母阀座、PTO轴第一端头对应插接,以及带动锁紧部件将插接盒与机具套架锁定。本发明结构紧凑,功能性强,安全性高,仅通过一个对接驱动装置动作,同时实现多项接驳功能需求,排除了人工依赖性需求,实现了对接自动化,连接可靠性高,载荷传递效率与承载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机具自动牵引挂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机动力牵引机构与后拖农机具多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在目前的挂接方式下,机具与拖拉机对接时仍旧还需要人员现场进行辅助对接,除驾驶人员外另需多人配合挂接,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技能和体力要求高,而且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业作业机具拖拉机的大型化日趋流行,大型农机具与大马力拖拉机之间的悬挂机构也变的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人工挂接更加费时费力,且存在较大的人员伤害安全风险,容易发生伤人事故;另外根据机具功能需求不同,配置设计结构也多有不同,除最基础功能拖拽固连外,部分机具还需要液压驱动动力接驳、PTO动力接驳需求以及电源与信号控制接驳需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机具与拖拉机仍旧采用人工挂接费人费力且存在较大的人员伤害安全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农机具自动牵引挂接机构,仅通过一个对接驱动装置动作,同时实现多项接驳功能需求,结构紧凑,功能性强,安全性高,排除了人工依赖性需求,实现了对接自动化,连接可靠性高,载荷传递效率与承载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机具自动牵引挂接机构,包括机具套架和能够适配插接于机具套架内的插接盒;
所述机具套架设有集成母阀座、PTO轴第一端头和机具连接接头;
所述插接盒设有集成公阀座、对接驱动装置、PTO轴第二端头、锁紧部件、活动支座以及固定支座;
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插接盒上;
所述活动支座活动式安装在固定支座上;
所述PTO轴第二端头安装在所述活动支座,且所述PTO轴第二端头能够与所述PTO轴第一端头适配连接成PTO轴;
所述集成公阀座与所述活动支座固定连接,且所述集成公阀座能够与所述集成母阀座适配插接;
所述锁紧部件与所述活动支座铰接;
所述对接驱动装置与活动支座驱动连接;在插接盒插接于机具套架内时,对接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活动支座动作,并由活动支座动作分别带动集成公阀座、PTO轴第二端头与集成母阀座、PTO轴第一端头对应插接,以及带动锁紧部件将插接盒与机具套架锁定。
优选的,所述活动支座的上端部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的端部连接有导杆,导杆与集成公阀座滑动配合,且导杆的杆身位于集成公阀座和连接座的端部之间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锁紧部件包括连杆以及顶销,连杆的一端与活动支座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顶销的一端铰接,顶销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机具套架设有销孔,所述插接盒上设有与销孔对应的导向套管;所述顶销的自由端能够穿过所述导向套管内部并穿入所述销孔,将插接盒与机具套架锁定。
优选的,所述连杆、导向套管以及顶销设有两组,且对称位于所述插接盒的两侧;所述机具套架对应设有两个销孔,各组中的顶销的自由端能够穿过对应导向套管内部并穿入对应销孔,以将插接盒与机具套架锁定。
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杆的相对端铰接有同一个铰接座,铰接座设置在活动支座的下端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座通过多组滑杆固定在插接盒上;所述活动支座能够沿滑杆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皓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皓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