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3361.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神剑;鲍习峰;刘矿洲;李光磊;陈祥宏;韩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鹏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9B1/0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深度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利用还原沉淀法+ZP电极电化学组合技术处理纳滤浓缩液/MBR出水中的COD,将处理完的纳滤浓缩液与纳滤出水合并或将处理好的MBR出水经过自氧反硝化滤池去除总氮,最终实现浓缩液的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还原沉淀法+ZP电极电化学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经过填埋处理,由于大气降水的淋溶,地表水、地下水的浸泡,固体废弃物在生物、化学、物理作用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中COD、NH3-N、TN、TP、重金属、无机盐等成分高,可生化性相对较差,成分复杂,难以处理。一般多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
目前对于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一般采用的是纳滤+反渗透工艺,这两种膜处理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浓缩液,而反渗透主要是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TN。纳滤浓缩液成分复杂、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多采用物化法进行处理,常用的物化法有蒸发结晶、高级氧化等方式,蒸发结晶成本高、单一的高级氧化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因此探索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彻底解决垃圾渗滤液浓缩液问题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利用还原沉淀法+ZP电极电化学组合技术处理纳滤浓缩液/MBR出水中的COD,将处理完的纳滤浓缩液与纳滤出水合并或将处理好的MBR出水经过自氧反硝化滤池去除总氮,最终实现浓缩液的零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向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或MBR出水中投入FeSO4·7H2O、H2O2,充分反应后加入粉煤灰进行絮凝,以去除水中的大部分COD;
步骤二:纳滤浓缩液或MBR出水进行还原沉淀处理,使得泥水分离;
步骤三:待纳滤浓缩液或MBR出水的泥水分离后,取上清液并用ZP电极对上清液进行电解处理,来进一步的降低水中的COD,以达到排放标准;
步骤四:将处理完的纳滤浓缩液与纳滤出水合并或将处理好的MBR出水经过自氧反硝化滤池去除总氮,最终实现浓缩液的零排放。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二中,还原沉淀处理所采用的H2O2质量浓度是根据纳滤浓缩液或MBR出水的COD确定的,H2O2质量浓度与COD的比例为1:2-1:0.5,n(Fe2+):n(H2O2)=1:3-1:7,以此确定27.5%的双氧水和FeSO4·7H2O的投加量。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二中,还原沉淀处理中加入助凝剂,所述助凝剂为粉煤灰,所述粉煤灰的投加量为1000-5000mg/l。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二中,纳滤浓缩液或MBR出水在还原沉淀处理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0-40min,然后在加入粉煤灰后再搅拌10min,最后沉淀3.5h。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三中,采用ZP电极直流对所取的上清液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2-30min。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ZP电极是通过使用草酸、柠檬酸、乙二醇对Ti/RuO2·IrO2极板进行表面修饰处理获得的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鹏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鹏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刹车结构的静音脚轮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自锁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