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2964.9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意;汪炜;李同权;汪云龙;李云初;周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力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7 | 分类号: | C10B53/07;C10B53/00;C10B47/44;C10B57/00;B01D36/00;C0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高温 气氛 碳化 裂解炉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碳化裂解炉领域。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裂解的裂解箱、工作主体,所述裂解箱连接在所述工作主体下端,还包括:进料腔,设置在所述工作主体上端,用于方便垃圾的进入;处理腔,设置在所述进料腔的下端,用于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本发明中通过挤压轮方便了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出,通过裂解箱方便了对垃圾进行裂解,通过废水腔方便了对垃圾中的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导气管方便了对气体中的热量进行传递,同时方便了对废水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裂解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人们对塑料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塑料制品很难被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
为了彻底的将塑料垃圾降解处理,目前大多使用碳化裂解炉,在高温的环境下将垃圾碳化处理,达到彻底的将垃圾处理的目的,但是垃圾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水分,直接将垃圾填充进裂解箱内时,高温下首先将水分蒸发才开始对垃圾碳化处理,这样使得垃圾处理的效率降低,而且高温碳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不便于直接排放和使用,因此提出了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处理效率低和产生高温气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式高温气氛碳化裂解炉,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裂解的裂解箱、工作主体,所述裂解箱连接在所述工作主体下端,还包括:进料腔,设置在所述工作主体上端,用于方便垃圾的进入;处理腔,设置在所述进料腔的下端,用于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其中,所述处理腔内成对转动连接有挤压轮,所述挤压轮用于对垃圾进行挤压;进料管,设置在所述工作主体的一侧,用于连接所述处理腔与裂解箱;动力箱,连接在所述工作主体远离进料管的一侧,用于为工作主体提供动力;废水腔,设置在所述工作主体的下端;导气管,环绕在所述废水腔内,用于方便将气体排出;所述进料腔与处理腔之间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连接进料腔、处理腔;所述处理腔下端设置有收集槽,且所述收集槽向下凹陷,所述收集槽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将固定的垃圾过滤出;所述废水腔套接在裂解箱,所述废水腔与收集槽相连通,且所述废水腔与收集槽相连通处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导气管一端与转动腔相连接,所述工作主体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气体收集箱、废水收集箱,所述导气管远离转动腔的一端与气体收集箱相连接,且所述导气管内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废水腔通过废水收集口与废水收集箱相连通。
为了便于对垃圾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处理腔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贯穿所述工作主体,成对所述挤压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靠近处理腔的一侧,成对所述挤压轮相互相贴。
为了便于将进料管封闭,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挡板,且所述转动挡板部分处于工作主体内,所述转动挡板用于将裂解箱与处理腔隔开,所述进料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挡板相匹配的挡块,所述转动挡板处于工作主体内的部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力弹簧,所述第一推力弹簧远离转动挡板的一端与工作主体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对垃圾搅拌,优选的,所述裂解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主轴,且所述第一主轴贯穿裂解箱与动力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用于对所述裂解箱内的垃圾进行搅拌。
为了使 搅拌扇叶转动,优选的,所述裂解箱与动力箱之间设置有转动腔,且所述第一主轴贯穿所述转动腔,所述第一主轴处于转动腔内的一段固定连接有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与转动腔相匹配,所述转动腔与裂解箱之间设置有通气孔,用于连接转动腔与裂解箱,且所述通气孔内连接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力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力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间序列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