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2459.4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3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马柱文;刘兰;张鹏;袁清华;曾涛;田俊岭;黄振瑞;曹琳;林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2/324;C01B32/34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万伟清 |
地址: | 512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基多 孔径 结构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备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烟秆粉、硝酸锰以及次磷酸钾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分散液;(2)将分散液去除溶剂,得活性炭前驱体粉末;(3)将活性炭前驱体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经加热后得产物;将产物洗涤干燥后即得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其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此外,该方法以烟秆为原料,一方面降低了现有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将烟草秸秆进行合理的利用,解决了烟草秸秆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具有多级孔径结构的碳材料具有相互连接的大孔(50nm),中孔(2~50nm)和微孔(2nm),这种分级性质对于提高多孔电极材料的电吸附能力至关重要。大孔可以用作离子缓冲储液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离子扩散距离并将离子快速传输到内表面;此外,中孔通过提供低电阻途径来减轻离子传输限制;而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微孔则为电容电荷存储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因此,与其它碳材料相比,具有多级孔径结构的碳材料将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然而,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合成方法制备具有中孔和大孔结构的碳材料,但现有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复杂生产成本高,这严重限制了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应用;此外,采用合成方法也很难制备得到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等三级孔径结构的碳材料。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开发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能够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烟秆是指烟草秸秆,目前如何将烟草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一大难题;现有技术并未有以烟秆为原料,制备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报道。如开发一种以烟秆为原料制备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的碳材料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烟草秸秆进行合理的利用,减少烟草秸秆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制备得到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的碳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的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1)将烟秆粉、硝酸锰以及次磷酸钾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分散液;
(2)将分散液去除溶剂,得活性炭前驱体粉末;
(3)将活性炭前驱体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经加热后得产物;将产物洗涤干燥后即得烟秆基多级孔径结构碳材料。
所述的烟秆粉是指将烟草秸秆进行粉碎后的粉末。
发明人在经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将硝酸锰以及次磷酸钾与烟秆粉混合制备活性炭前驱体粉末,然后进行碳化,可以制备得到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的碳材料。
优选地,步骤(1)中烟秆粉、硝酸锰、次磷酸钾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3:1~3:3~8。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中烟秆粉、硝酸锰、次磷酸钾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2~3:4~6。
最优选地,步骤(1)中烟秆粉、硝酸锰、次磷酸钾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2:5。
优选地,步骤(2)中将分散液去除溶剂的具体方法为,将分散液放入烘箱中将溶剂烘干得到粉末,即所述的活性炭前驱体粉末。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氮气的流速为2~4mL/min;最优选地,所述氮气的流速为3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未经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