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及塑料袋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2336.0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琨;王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琨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F25D3/1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袋 回收 压缩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及塑料袋回收工艺,包括支撑底板,在支撑底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垫高块,在垫高块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封板,在连接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调整伸缩杆,在调整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连导臂,在连导臂的内通过螺栓安装有定位板,在定位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口,在定位板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管,在压缩管的外侧包裹有加热外筒。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缩封板,调整伸缩杆,加热外筒,压缩锤和降温机构,解决现有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依然存在着的压缩效率差,压缩之后容易松散,压缩不完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袋压缩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及塑料袋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裁切出手提孔,通常是将成扎的塑料袋用裁切设备进行裁切,而裁切出的废料要么是通过一截未裁切的部分连接在成品塑料袋上,要么是直接丢弃;前者会导致在塑料袋移交到使用者时,使用者会直接将其撕去扔去,导致环境污染,而后者会导致加工车间经常充斥着塑料碎片,影响车间环境,搅入机器内甚至会导致机器出现故障。现有的裁切设备价格一般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针对塑料袋质地柔软易于裁剪的特性,可以简化塑料袋打孔设备的结构,从而降低成本。
国家专利号CN 107972326 A所涉及的一种塑料袋开口废料压缩回收装置,包括开口装置、回收装置和机架,开口装置位于回收装置上方,开口装置包括开孔器、复位弹簧、支撑架、驱动电机和凸轮;开口装置中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带动开孔器上下运动,达到切出手提孔的目的;回收装置包括加热管和压缩辊;加热管排列成两竖排,加热管位于机架顶面的穿孔下方,加热管用于将塑料膜废屑加热软化便于压缩;压缩辊位于加热管正下方,压缩辊为两个回转面贴合的圆柱形双辊。本发明能将塑料袋手提部分开孔产生的余料进行压缩回收,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回收了部分材料,并且设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现有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依然存在着的压缩效率差,压缩之后容易松散,压缩不完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且现有的设备通常会出现较大的缝隙,导致压缩过程中的微微融化的塑料向设备外挤出,从而导致塑料不能完全得到压缩。且现有的设备在收集压缩好的废料时,会十分不方便,影响收集的效率。且现有的设备在将塑料压缩过程中占用的时间过长,且通常压缩后仍会产生大量体积的塑料,导致空间的浪费,导致压缩完成的塑料不便于存放,且现有设备操作起来不够智能化,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因此,发明一种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及塑料袋回收工艺,以解决现有塑料袋回收压缩装置依然存在着的压缩效率差,压缩之后容易松散,压缩不完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底板,在支撑底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垫高块,在垫高块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封板,在连接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调整伸缩杆,在调整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连导臂,在连导臂的内通过螺栓安装有定位板,在定位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口,在定位板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管,在压缩管的外侧包裹有加热外筒,在支撑底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杆,在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部支板,在顶部支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筒,在顶部支板和连接筒的内部镶嵌有液压油缸。在液压油缸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缩锤,在液压油缸的上方通过螺纹安装有油管,在油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储油缸,且储油缸通过螺栓安装在顶部支板的表面,在支撑底板的后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降温机构。
加热外筒包括主支撑外壳,加热管和隔热外壳,且加热管镶嵌在主支撑外壳的内部,该隔热外壳嵌套在主支撑外壳的外侧。
压缩锤包括主压缩体,导热板,接触面,压缩热管和固定压块,且导热板镶嵌在主压缩体的内部,该接触面通过螺栓安装在主压缩体的下方;所述压缩热管排列在导热板的内部,且固定压块卡合在压缩热管的上方,该固定压块通过螺栓安装在主压缩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琨,未经王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