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42320.X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涂海涛;薛国荣;冼祖国;梁峰国;蒋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创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4;G01V8/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pcba 板针点 夹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及测试方法,其中,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界面针和第二界面针,所述第二界面针的数量有多个,所述下壳体通过合页和连杆活动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探针板。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及测试方法,由于采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使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先对有明显连接不稳定或未焊接上的针点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PCBA板,再使用ICT进行检测,节省了时间,通过更换不同探针板,方便对不同的PCBA板进行检测,节省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A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PCB空板经过SMT上件,或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针点测试是PCBA测试的一个分支,主要测试PAD点(PCB板上一些要焊电子元器件的焊点)、引脚(指用于焊一些带脚的电子元器件,比如电阻,形状常常是孔状)、金手指(指PCB板上的大铜点)的导通及其他相关功能性测试。
在线测试仪(ICT)因其出色的测试和检验性能在PCBA加工行业中被广泛应用。ICT可以在PCBA中找出焊接和组件的问题。它具有高速度,高稳定性。
其中采用电探针测试印刷电路板(PCB),检查短路,开路,电阻,电容和其他基本量,以显示组件是否正确制造。然而,检测时,不能根据不同的检测点,更换不同的探针板,需要购买不同的夹具,比较浪费资源,且使用也不够简单便捷,对于有明显连接不稳定或未焊接上的针点,直接使用ICT进行检测,比较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及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及测试方法,其解决了探针板固定在夹具上,不方便进行替换,没有对未焊接针点或焊接断裂的针点进行筛选直接进行ICT,比较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界面针和第二界面针,所述第二界面针的数量有多个,所述下壳体通过合页和连杆活动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探针板,探针板上设置有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放置槽,探针板卡接在放置槽内,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弹性压棒,且所述弹性压棒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压棒均匀地分布在放置槽的四角,四个所述弹性压棒上均设置有限位压棒,四个所述限位压棒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载板,所述载板上卡接有PCBA板,所述载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第一界面针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有设备电源接线端,所述第一探针通过第二导线与设备电源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二探针与第二界面针通过第三导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测试PCBA板针点的夹具,通过弹性压棒和限位压棒的设置,对探针板上探针和PCBA板针点的接触面进行了保护,减缓了探针的磨损,且通过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设置,将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界面针、第二界面针和设备电源接线端形成一个回路,可以对检查PCBA板是否短路和开路,以及电阻、电容和其他基本量,以显示组件是否正确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创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创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2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