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云数据的选取方法及选取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1788.7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之光;程章林;潘光凡;奥利夫·马丁·多伊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62;G06N3/04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但念念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选取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点云数据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方法包括:
获取点云数据;
利用训练好的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实例分割,获得三维空间中的多个分割实例;
将所述三维空间中的多个分割实例转换为平面空间中的多个分割实例;
获取目标用户在平面空间中的选定区域;
根据所述平面空间中的多个分割实例以及所述选定区域获得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的属性,具体包括:计算平面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的面积,获得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的面积属性;计算平面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与所述选定区域的重叠面积占所述平面空间中的分割实例的面积的百分比,获得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的百分比属性;计算平面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对应的三维空间中的分割实例的几何中心到平面空间的距离,获得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的距离属性;
利用训练好的预测网络并基于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的面积属性、百分比属性、距离属性预测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被选中的概率;
根据三维空间中的每一个分割实例被选中的概率获得需要选取的目标点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训练好的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实例分割,获得三维空间中的多个分割实例,包括:
利用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一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第一自注意力特征;
利用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二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对所述第一自注意力特征进行解码,获得第二自注意力特征;
通过第一全连接层对所述第二自注意力特征进行分类,获得三维空间中的多个分割实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一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第一自注意力特征,包括:
从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一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中的第一个第一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开始:
将点云数据作为第一个第一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入数据,分别利用第一线性变换层、第二线性变换层对输入数据进行线性变换;
利用第二全连接层对输入数据进行全连接;
将第一线性变换层的输出与第二全连接层的输出相加后利用第三全连接层进行全连接;
将第二线性变换层的输出与第二全连接层的输出相加后利用第四全连接层进行全连接;
将第三全连接层的输出与第四全连接层的输出拼接后作为下一个第一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入数据,重复执行编码,直到最后一个第一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将最后一个第一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出作为第一自注意力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二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对所述第一自注意力特征进行解码,获得第二自注意力特征,包括:
从依次级联的多个第二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中的第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开始:
将第一自注意力特征作为第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入数据,分别利用第三线性变换层、第四线性变换层对输入数据进行线性变换;
利用第五全连接层对输入数据进行全连接;
将第三线性变换层的输出与第五全连接层的输出相加后利用第六全连接层进行全连接;
将第四线性变换层的输出与第五全连接层的输出相加后利用第七全连接层进行全连接;
将第六全连接层的输出与第七全连接层的输出拼接后作为下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入数据,重复执行解码,直到最后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将最后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出作为第二自注意力特征;
其中,从第二个第二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开始,将第六全连接层的输出与第七全连接层的输出拼接后作为下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入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二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对应的第一自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出利用第五线性变换层进行线性变换;
将第五线性变换层、第六全连接层的输出、第七全连接层的输出拼接后作为下一个第二注意力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7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