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现场装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1703.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智;甘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字建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1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仁翰律师事务所 43250 | 代理人: | 袁文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现场 装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现场装修方法,其包括在施工现场放置定位件;构建BIM模型;获取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对应的虚拟基准线;建立虚拟轴网;获取定位件分别与虚拟轴网及虚拟基准线的位置关系;在施工现场的建筑结构主体内将待放线轴网及待放线基准线标记于建筑结构主体内;根据在BIM模型中虚拟基准线对应的扫描基准面与虚拟基准线对应的建筑结构主体墙面之间的空间对施工现场进行装修处理。本发明通过BIM模型内定位件与虚拟轴网及虚拟基准线的位置关系,得到待放线轴网与待放线基准线在施工现场的准确标记位置;将虚拟待装修物件置于扫描基准面与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之间,进而在施工现场进行一一对应处理,保证建筑结构主体装修后的美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现场装修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模方式一般通过人工对装修场景进行现场测量,再行建模,建模的过程中墙面与墙面之间是默认相互垂直的,而且墙壁及地面也是默认为与基准坐标系的各个面或平行或垂直设置,这是理想中的建模效果,其中,基准坐标系为理想建模对应的绝对坐标系。
但在实际场景中,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与墙面之间不一定是绝对垂直的关系,如果将虚拟待摆放物件置于建模好的虚拟模型中,虚拟待摆放物件是能紧贴虚拟模型墙面的,但是由于实际场景中建筑结构主体的墙壁上会存在各种不可拆卸的凸起结构、墙面与墙面之间不一定垂直,导致实际场景中待摆放物件实物无法达到虚拟模型的摆放效果,则会为后续装修施工带来不便,进而影响装修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现场装修方法,通过BIM模型实现对对施工现场的精确测量,有效提高装修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BIM的现场装修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施工现场放置定位件;
构建BIM模型;
在BIM模型内获取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对应的虚拟基准线;
在BIM模型内建立虚拟轴网;
在BIM模型内获取定位件分别与虚拟轴网及虚拟基准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BIM模型内获取的定位件与虚拟轴网及虚拟基准线的位置关系,在施工现场的建筑结构主体内将待放线轴网及待放线基准线标记于建筑结构主体内;
根据在BIM模型中虚拟基准线对应的扫描基准面与虚拟基准线对应的建筑结构主体墙面之间的空间对施工现场进行装修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根据在BIM模型中虚拟基准线对应的扫描基准面与虚拟基准线对应的建筑结构主体墙面之间的空间对施工现场进行装修处理之后,还包括:
根据在BIM模型中虚拟轴网分别与建筑结构主体的各个墙面之间的距离在施工现场对建筑结构主体进行施工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构建BIM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及定位件进行点云数据扫描,获取扫描结果,并将扫描结果发送至主机;:
通过扫描结果获取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对应的面层信息及定位件对应的面层信息,构建出BIM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在BIM模型内获取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对应的虚拟基准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对应面层上的扫描点;
根据建筑结构主体的墙面对应面层上扫描点在基准坐标系其中一个投影面下的投影,获得墙面扫描点投影信息;
根据墙面扫描点投影信息获得凸面扫描点投影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字建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字建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