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联网消息通知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1340.5 | 申请日: | 201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4/46;H04W4/18;H04W4/50;H04W12/06;H04W12/08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消息 通知 方法 装置 | ||
一种车联网消息通知方法,用于多接入边缘计算系统中,所述多接入边缘计算系统包括第一应用实例、第二应用实例以及互通服务实例,其中,第一应用实例接收通知消息;第一应用实例向互通服务实例发送所述通知消息;互通服务实例向订阅了该消息的第二应用实例发送所述通知消息;第二应用实例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给其服务的车载应用。通过上述方案使不同车企的车辆和车联网应用实例之间可以交互并共享数据,从而实现真正的车联网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消息通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接入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移动用户的运营商网络的边缘为用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能力,用户可以采用该能力在网络边缘部署应用。多接入边缘计算还可以提供实时的网络信息(如用户位置、基站负载等),采用这些信息,用户可以开发差异化的应用。将云计算能力部署到网络边缘后,可以创造出一个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带宽的电信级服务环境,加速网络中各项内容、服务及应用的分发和下载,让消费者享有更高质量网络体验。
超低时延的业务对延迟很敏感,而传输路径和转发节点都会增加时延。移动边缘计算使内容和业务靠近用户部署,传输路径短转发节点少,因此移动边缘计算是超低业务实现的必要条件。典型场景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对于超大带宽的业务,通过移动边缘计算(如图1所示的移动边缘主机)的就近部署,使超大带宽流量就近处理,能极大减轻大带宽对骨干网络的冲击。典型场景如体育馆比赛直播、演唱会直播、移动内容分发等。
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在其规范ETSI GS MEC 003中定义了多接入边缘计算的参考架构,架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多接入边缘计算主机(Multi-access EdgeComputing Host,MEC主机)和多接入边缘计算管理系统。MEC主机包含MEC平台、虚拟化基础设施和MEC应用,虚拟基础设施为移动边缘应用提供虚拟化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MEC应用以虚拟机或者容器的形式部署在MEC主机上。MEC平台中主要包含了服务注册和发现功能,也包含了一些公共服务,如DNS服务器或者DNS代理服务等。多接入边缘计算管理系统包含MEC编排器、MEC平台管理器、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器等。MEC编排器维护MEC系统中所有的移动边缘主机、可用资源、可用MEC服务的总体视图,触发应用的实例化和终结。MEC平台管理器用于管理MEC平台、管理移动MEC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的流规则和DNS规则。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器管理MEC应用所需的虚拟化资源。
MEC应用如车联网应用、物联网应用、视频缓存应用等,可以有多个副本,成为应用实例,分别部署在不同移动边缘主机上。终端设备如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手机等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接入网络就近访问这些应用实例。某些应用可以提供某些能力为其他应用所消费,能力的提供者称为服务,服务也可以有多个实例。
传统的端到端移动通信,必须经过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平台、应用层层处理,最终导致端到端时延较长,性能上无法满足对时延要求比较高的V2X应用的要求。而MEC通过将数据、应用、智能引入基站边缘侧,一方面减少数据传输路由节点,将业务部署在边缘节点以降低端到端通信时延;另一方面MEC作为本地服务托管环境,能够支持部署本地更具地理和区域特色、更高吞吐量的车联网服务。例如智能停车疏导服务,城市路口的智能交通灯服务等。
车辆制造企业(以下简称“车企”)和某一个电信运营商签约,车载应用通过该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和部署在边缘云上车联网应用实例交互信息。比如当车辆检测到道路结冰/湿滑时,上报告警信息。边缘云上的车联网应用实例收到告警信息后进行某些处理后,发送给该位置区域的其他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
当前上述信息只能在同一电信运营商的同一车企的车辆和车联网应用实例间交互,其他车企的应用,包括部署在同一边缘云和不同边缘云的应用,都无法收到该信息。同一运营商的不同车企或不同运营商的相同或不同车企的车辆和道路环境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协同,无法实现真正的车联网服务。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