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0893.9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樊争科;孙凯飞;林娜;侯晓鹏;马建超;穆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5/00 | 分类号: | D03D25/00;D03D11/00;D03D15/225;D03D15/283;D03D15/513;D03D13/00;D02G3/04;D02G3/44;D06C3/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立体 结构 电弧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所述面料由经纱、纬纱交织而成,经纱共有2种纱线,纬纱也共有2种纱线,通过特殊结构使单层面料形成立体结构,该立体结构可以分为3层;上层为主体经纱与上层纬纱交织而成,中间层由另一种经纱单独形成,下层由主体经纱与下层纬纱交织而成;
其中经纱共有两种纱线,一种为主体经纱,一种为中间层经纱:主体经纱含有50%阻燃粘胶纤维、30%芳纶1313纤维、10%腈氯纶纤维、10%尼龙纤维;中间层经纱为100%聚酰亚胺长丝;纬纱共有两种纱线,一种为上层纬纱,一种下层纬纱:上层纬纱纱线含有50%阻燃粘胶纤维、20%芳纶1313纤维、10%芳纶1414、10%腈氯纶纤维、5%尼龙纤维;下层纬纱纱线含有70%阻燃粘胶纤维、25%芳纶1313纤维、5%芳纶1414纤维;
所述面料的组织结构为2/2+1/1特殊结构组织,通过经向中间层经纱将上下层纬纱进行分隔,使上下层纬纱重叠在一个垂直面,形成上中下三层立体结构,所述结构组织为循环结构,单个循环内经纱由4根主体经纱和1根中间层经纱依次排列构成,同一垂直面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作为一组纬纱,第1根主体经纱依次从第一组纬纱上方绕过,再从第二组纬纱下方绕过;第2根主体经纱依次从第一组纬纱下方绕过,再从第二组纬纱上方绕过;第3根主体经纱与第1根主体经纱编织结构相同;第4根主体经纱与第2根主体经纱编织结构相同;中间层经纱则位于每组纬纱的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所述面料的经纱有两种,主体经纱线密度为12.3×2tex,中间层经纱线密度为150D×2;纬纱有两种,上层、下层纬纱线密度相同,为12.3×2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所述面料的两种经纱排列比为4:1,其中中间层经纱长丝由两根长丝进行捻合,捻度为20T/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所述面料的经向密度为415根/10cm,其中主体经纱密度为332根/10cm,中间层经纱密度为83根/10cm;纬向密度为472根/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所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40g/m2。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一种单层立体结构防电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纺纱:按经、纬纱的配比成分,称取各组分纤维,主体经纱为50%阻燃粘胶纤维、30%芳纶1313纤维、10%腈氯纶纤维、10%尼龙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充分混合;上层纬纱为50%阻燃粘胶纤维、20%芳纶1313纤维、10%芳纶1414、10%腈氯纶纤维、5%尼龙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充分混合;下层纬纱为70%阻燃粘胶纤维、25%芳纶1313纤维、5%芳纶1414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充分混合;依次经过原料预处理,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捻,捻线,热定型;中间层经纱,采用2根150D聚酰亚胺长丝进行捻合,捻度20T/10cm;
步骤2,整经:按幅宽、密度进行计算整经总经根数,按主体经纱和中间层经纱4:1排列比,进行分配两种经纱根数;两种经纱分开进行整经,整经时采用分批整经机进行整经,按总经根数合理分配经轴个数及每个经轴经纱根数,整经时对经纱张力配置进行弧形分段;
步骤3,浆纱:两种经纱形成2个经轴分别进行上浆;主体经纱并轴上浆,上浆配方含有55%变性淀粉,30%低聚合度PVA,10%丙烯酸浆料,3%渗透剂,2%抗静电剂,上述上浆配方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制备上浆配方固体含量为5%;中间层经纱进行并轴,不上浆,过水烘干,上水溶性蜡,上蜡率2%;
步骤4,穿综筘:采用双经轴架,穿综时,采用顺穿法,按4根主体经纱+1根中间层经纱进行穿综;穿筘时采用2入+3入法,如遇中间层经纱时采用3入法;
步骤5,上机织造:采用双织轴剑杆织机,主体经纱轴与中间层经纱轴形成上下两个经轴,分别采用两套送经控制系统;主体经纱轴张力控制比正常织机织造偏小20%控制,主体经纱轴后梁高度偏高控制;中间层经纱轴张力正常控制;
步骤6,修织,成包;
步骤7,染色后整理:采用缸染工艺,后整理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缸洗→缸染色→开幅→烘干→拉幅定型→蒸呢→成品检验→打卷包装;缸洗退浆时采用酶退浆,拉幅定型温度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8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