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在线厚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0627.6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段凤江;夏鹏华;王松;郭哲;巩恒亮;严俊;叶舒彦;许彬;马永飞;彭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在线 厚度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在线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横梁、导轨、驱动机构、机头和测厚装置;本发明利用驱动机构来驱动机头带动测厚装置在导轨上沿横梁的首端向末端的方向移动,并将横梁按照其首端靠近冷端输送辊道的输入端、末端靠近冷端输送辊道的输出端的倾斜方式跨设于冷端输送辊道上方,这样使得测厚装置的移动路线与玻璃的流向呈一定角度,在使用时,根据玻璃的流速来设计测厚装置的移动速度及停顿测量时间,进而来保证测厚装置高速沿横梁的首端向末端的方向在导轨从其一侧行走至另一侧时,所测玻璃的点正好在玻璃的一条宽度线上,相比于现有的技术,大大缩小了测量点的分布区域面积,避免了玻璃面积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在线厚度测量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在线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生产企业在玻璃生产过程中,每间隔一个小时就需要对玻璃的厚度进行一次测量工作,每次对玻璃的多个点进行检验实际所生产的玻璃厚度与预设玻璃厚度之间的误差,目前该工作完全由人工来进行操作,存在误差率高,浪费人力的现象。
目前通过压延机成形的玻璃厚度是切割以后在取片台上进行离线测量,这种测量最大的缺点是:在改玻璃厚度规格时不仅耗时、费工,更主要是至少损失40-60min玻璃产量。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发明一种玻璃在线厚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在线玻璃厚度测量工作,并通过信号反馈给自压式压延机,压延机自动调整玻璃厚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量的损失。如专利CN112229337A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世代基板玻璃在线无损厚度测量装置,包括设于玻璃传输辊上方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垂直于玻璃板传输方向,沿安装支架间隔设有一组激光测厚仪,激光测厚仪的探头竖直向下设置。专利CN211824283U公开了一种玻璃测厚装置,该玻璃测厚装置包括导轨和测厚组件,导轨横跨设置于退火窑出口上方,测厚组件滑动连接于导轨。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厚度测量装置的布置与玻璃流向呈垂直状态,厚度测量装置沿玻璃的宽度方向移动进行多点测量,每测量一个点需要停下来,但是在停顿测量的同时,玻璃是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因此厚度测量装置测得的多个点位存在先后顺序,测量点越多,停顿的次数就越多,这样会导致玻璃测量点的行程变长,即完成多点测量的情况,就需要浪费一大片面积的玻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玻璃在线厚度测量装置存在浪费玻璃面积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玻璃在线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横梁、导轨、驱动机构、机头和测厚装置;
所述横梁跨设于冷端输送辊道上方,所述横梁包括首端和末端,且所述横梁为首端靠近冷端输送辊道的输入端、末端靠近冷端输送辊道的输出端的倾斜设置;
所述导轨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横梁一侧;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所述机头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头另一端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
所述测厚装置固定在所述机头上;
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机头带动所述测厚装置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横梁的首端向末端的方向移动;
先将该装置布置在玻璃冷端生产线上方,使横梁跨在冷端输送辊道上方,使得横梁保持其首端靠近冷端输送辊道的输入端、末端靠近冷端输送辊道的输出端的倾斜设置;使用前,先根据玻璃的流速来设计测厚装置的移动速度及停顿测量时间,计算出横梁与冷端输送辊道的轴心方向的夹角,调整好本装置整体的位置;当需要测量玻璃厚度时,驱动机构带动机头在横梁上行走,当行走至需要测量厚度的位置时,驱动机构的电机减速机短暂停顿,测厚装置测出玻璃厚度,系统记下该厚度值,然后驱动机构再次驱动机头行走,依次在整个行程中记录下多个点的厚度值,并由系统记录下数值;待一个小时以后,装置再次运行,并由系统记录下数据,系统设置可视化界面,方便人工查看测厚数据,当机头高速从一侧行走至另一侧时,所测玻璃的点正好在一条线上,该条线垂直于玻璃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