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液体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40353.0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S·沃格特;T·克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利氏医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5/433 | 分类号: | B01F25/433;B01F23/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牛晓玲;吴鹏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液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合液体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管;主管线,其以液体可透过的方式连接到管;橡胶弹性主体,其至少在某些区域界定主管线的管线壁;橡胶弹性主体中的至少一个次级管线,其从至少一个次级开口一直延伸到主管线,并且经由至少一个口部通入主管线;将第一液体引入主管线的主连接部;将第二液体引入至少一个次级管线的至少一个供给管线,其以液体可透过的方式连接到至少一个次级开口,当没有力作用时,至少一个次级管线在橡胶弹性主体中闭合,并且能够通过施加在被供给到次级管线的第二液体上的压力、通过橡胶弹性主体的弹性变形而液压地打开,当没有压力施加在供给的第二液体上时,打开的次级管线通过弹性变形的橡胶弹性主体的回复力闭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小体积的两种液体、特别是两种低粘度液体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这种装置由两种液体生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题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合小体积的稀的两成分粘合剂、特别是软组织粘合剂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混合储存在两成分料筒中的稀粘合剂成分。该两成分料筒可以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软组织粘合剂在医学上早已为人所知。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经常用于局部施用。其一个示例是根据US 3 223 083 A的粘合剂。对于内部器官的粘合剂粘合,已经证明基于与二醛水溶液相交联的蛋白质水溶液的两成分粘合剂是成功的。例如如EP 0 650 512 B1所述,一种广泛使用的粘合剂是基于人血清白蛋白和戊二醛。该粘合剂包括两种非常稀的成分,通常在静态混合器的帮助下混合该成分。该粘合剂的液体起始成分在几秒(约30至45秒)内相互反应,形成橡胶弹性的淡黄色至橙色固体。这意味着,如果出于医疗原因必须中断粘合,则粘合剂在静态混合器中变硬。随后不能将固化的粘合剂从静态混合器中压出。必须将粘合剂包装丢弃。因此,其缺点在于,在粘合过程中,在每次中断之后都必须使用新的两成分料筒。由于卫生要求和所需的少量,在混合烧杯中混合液体也是不利的。
已经提出了用于混合两种液体成分的混合系统,其中,两种液体成分流入彼此中;例如见文献DE 1 491 877 A1、EP 0 037 393 A1和US 4 109 653 A。
静态混合器已经在数十年中众所周知。从出版物DE 26 48 086 A1、TW M 378779U1、US 3 861 652 A和WO 2019/052838 A2中已知示例性混合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成本效益且易于使用的装置,该装置用于由两种液体生产快速固化的液体混合物,该装置还可以用于由两种液体混合、生产和排放液体混合物,即使在混合过程中断后和在液体混合物已经在装置中固化后。该装置旨在无需改变措施就可以进一步使用,以生产和分配液体混合物。该结构应当具有成本效益且易于使用。为了保证在卫生条件下的医疗用途,在使用后应当能够经济有效且卫生地处理该装置。为此,有利地,该装置能够被尽可能完全地焚化。用户应当尽可能容易地操作该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混合非常小体积的反应性稀液体,特别是稀的两成分软组织粘合剂的装置。应当可以混合几微升范围内的体积。装置的混合器应当设计成使得在混合器的腔中仅包含非常小体积的液体或粘合剂起始成分。不允许混合的液体成分回流到进入的液体成分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混合小体积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装置来实现,所述装置包括:
管,其具有至多为2mm2的管线横截面积或至多为1.5mm的内径,其中,所述管具有开口端,
主管线,其在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以液体可透过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管,
至少一个橡胶弹性主体,其至少在某些区域界定主管线的管线壁或界定整个主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利氏医疗有限公司,未经贺利氏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