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合成孔径超声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9280.3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合成 孔径 超声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合成孔径超声成像方法,分两步对原始合成孔径超声的三维通道数据进行波束形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第一阶段波束形成器采用延时累加方法,在传感器端形成波束;其中,记合成孔径超声采集的三维通道数据为d(xt,xr,t),其中,xt为发射阵元的坐标,xr为接收阵元的坐标,t为声波的双程传播时间;对于每一个发射-接收阵元对(xt,xr),从中心点坐标xm到发射阵元和接收阵元的距离h是相等的,即xm=(xt+xr)/2,h=(xt-xr)/2;
对每一个发射-接收阵元对(xt,xr),利用其对应的h和所给定的声波传播速度v计算延迟时间τ,进行延时累加得到自激自收的二维RF数据估计,即第一阶段波束形成器输出的结果l1(xm,t)=B1{d(xt,xr,t))},其中,B1{}表示第一阶段波束形成器;所述利用其对应的h和所给定的声波传播速度v计算延迟时间τ的过程如式(1)所示:
其中,t0=zp/v,成像点坐标为(xp,zp),xp=xm,所有发射-接收阵元对(xt,xr)的(t0,h)取值是有限的,事先计算好所有可能(t0,h)的时延并保存在内存中;
步骤2:由第二阶段波束形成器在成像端形成波束;其中,利用给定的声波传播速度v,采用傅里叶域成像方法得到第二阶段波束形成器的输出的B超图像,即l2(xm,t)=B2{l1(xm,t)},其中B2{}表示第二阶段波束形成器;进一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对l1(xm,t)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Fl1(k,ω1);
步骤22:对每一个固定的k,利用一维插值,由Fl1(k,ω1)得到Fl2(k,ω2),其中,
步骤23:对Fl2(k,ω2)进行二维逆傅里叶变换,得到l2(xm,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2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循环泵轴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支架检测漏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