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峰值聚类的目标检测点迹凝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38477.5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9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蜀;陈江宁;陈岁新;于昕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10/762 | 分类号: | G06V10/762;G06K9/62;G01S7/292;G01S7/35;G01S13/58;G01S13/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峰值 目标 检测 凝聚 方法 | ||
1.一种基于峰值聚类的目标检测点迹凝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若干CFAR检测点迹数据qi;
其中,所述CFAR检测点迹数据包括距离维数据、多普勒维数据、方位角数据、俯仰角数据和幅度维数据;
S2、对所有CFAR检测点迹数据qi建立索引,并利用索引将其存储在二维矩阵MK×L中;
S3、根据二维矩阵MK×L和索引找到CFAR检测点迹数据qi中的所有的峰值点数据pt;
S4、将除峰值数据pt之外的点迹数据qi按幅度从大到小排序,进而得到数据集合OJ;
S5、计算数据集合OJ中的每个点迹数据oj与每个峰值点数据pt的欧氏距离,并得到若干欧氏距离构成的距离矩阵DJT;
S6、根据距离矩阵DJT和峰值点数据pt,对数据集合OJ中所有的CFAR检测点迹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若干点迹类;
S7、对每一个点迹类中的每个CFAR检测点迹数据进行凝聚处理,得到每类CFAR检测点迹数据在距离维、多普勒维、方位角维、俯仰角维和幅度维数据的质量中心凝聚点,实现点迹凝聚;
所述步骤S2中,对CFAR检测点迹数据qi建立索引的公式为:
mnew_i=mi-mmin+2
nnew_i=ni-nmin+2
式中,mi和ni分别为第i个CFAR检测点迹qi的多普勒维数据值和距离维数据值,1≤i≤N,N为CFAR检测点迹的总数;mmin和nmin分别为所有CFAR检测点迹的多普勒维的最小值和距离维的最小值;mnew_i和nnew_i分别为qi在二维矩阵MK×L中多普勒维和距离维的索引值;
所述二维矩阵MK×L第k行第l列的值Mk,l为:
式中,为索引为(mnew_i,nnew_i)的CFAR检测点迹的幅度维数值;表示逻辑与操作;
所述步骤S3具体为:
S31、在二维矩阵MK×L中,计算每个CFAR检测点迹的重要性并将的CFAR检测点迹作为每个目标核心点迹,即核心CFAR检测点迹;
S32、基于二维矩阵MK×L中的T个核心CFAR检测点迹,形成峰值点数据集PT;
其中,峰值点数据集PT中的峰值点数据pt即为核心CFAR检测点迹,pt∈PT,1≤t≤T;
所述步骤S31中,重要性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表示多普勒维索引为mnew_i,距离维索引为nnew_i的CFAR检测点迹的重要性;表示多普勒维索引为mnew_i,距离维索引为nnew_i的CFAR检测点迹的幅度维数值;
函数δ(·)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84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