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召梯方法、装置及电梯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38395.0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镜锋;张永生;张杰建;陈志裕;陈锡财;刘华金;党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24 | 分类号: | B66B1/24;B66B1/34;B66B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装置 电梯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召梯方法、装置及电梯控制系统,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中,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控制组,各电梯控制组包括至少一个召梯控制器,不同电梯控制组通过其召梯控制器进行相互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目标楼层编号后,确定所述目标楼层编号所属的目标电梯控制组;若所述目标电梯控制组不是当前所属的电梯控制组,则将所述目标楼层编号发送至所述目标电梯控制组对应的召梯控制器中;接收所述召梯控制器返回的用于进行召梯响应的最优电梯编号;将所述最优电梯编号显示给所述用户,从而实现任意一个选层装置都能召唤所有电梯控制组中的电梯的功能,大大简化电梯的操作流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梯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召梯方法、装置及电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办公楼越盖越高,人员密度越来越大,对电梯的运载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电梯运力的需求,高层的办公楼往往会使用带目的层控制的电梯系统,同时会根据楼层把电梯分成多个群控组来管理。电梯划分群控组后,每个电梯群控组都需要单独配置相应的目的层选层装置,且目的层选层装置只能对本组电梯进行召唤。
这种情况带来的如下问题:
一,当访客需要乘坐电梯时,由于访客不熟悉大楼的电梯分组情况,不清楚使用哪个目的层选层装置才能实现召梯去到自己的目的楼层。
二,每个电梯组都需要单独配置相应的目的层选层装置,若每个电梯组配置较少的目的层选层装置,则在高峰期可能会出现人员拥堵、排队召梯的情况;若每个电梯组配置较多的目的层选层装置,当大楼有多个电梯组时,目的层选层装置数量也会增多,则大楼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放置目的层选层装置,会加大大楼出入口的设计难度,同时电梯成本也会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召梯方法、装置及电梯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目的层选层装置只能对本组电梯进行召唤导致的、访客不清楚使用哪个目的层选层装置才能实现召梯去到自己的目的楼层以及电梯资源使用不均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控制组,其中,各电梯控制组包括至少一个选层装置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选层装置相连的至少一个召梯控制器;不同电梯控制组通过其召梯控制器进行相互通信;
所述选层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目标楼层编号后,将所述目标楼层编号发送至与其连接的召梯控制器中,以及,接收所述召梯控制器返回的最优电梯编号,并显示所述最优电梯编号;
所述召梯控制器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楼层编号所属的目标电梯控制组,并在判定所述目标电梯控制组不为自身所属的电梯控制组时,将所述目标楼层编号发送至所述目标电梯控制组对应的目标召梯控制器中,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召梯控制器返回的最优电梯编号,将所述最优电梯编号发送至所述选层装置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召梯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中,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控制组,各电梯控制组包括至少一个召梯控制器,不同电梯控制组通过其召梯控制器进行相互通信;
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目标楼层编号后,确定所述目标楼层编号所属的目标电梯控制组;
若所述目标电梯控制组不是当前所属的电梯控制组,则将所述目标楼层编号发送至所述目标电梯控制组对应的召梯控制器中;
接收所述召梯控制器返回的用于进行召梯响应的最优电梯编号;
将所述最优电梯编号显示给所述用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召梯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电梯控制系统中,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控制组,各电梯控制组包括至少一个召梯控制器,不同电梯控制组通过其召梯控制器进行相互通信;
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8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