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8137.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军;赵小平;吴铁军;尤海辉;王耀文;刘成荣;郭仲富;周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16;F23G5/44;F23J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张琛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机械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端开设有投料口,且焚烧炉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焚烧机构、二次焚烧机构,所述焚烧炉的内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下方设置有废渣仓,且焚烧炉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多组通气管;本发明通过一号炉排网、一号通气孔、通气管等,使垃圾分别在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排网表面焚烧时,外界气泵通过通气管对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排网进行通气,由于一号炉排网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一号通气孔,以及二号炉排网的外壁亦设置有多组二号通气孔,故而通气管内的气体通过一号通气孔和二号通气孔均匀吹出,从而对正在焚烧的垃圾提供更多焚烧氧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焚烧系统内主要用于燃烧的部件为炉排,垃圾通过破碎后铺设在炉排上进行焚烧,目前一些垃圾焚烧用炉排采用分段式结构,经过燃烧后的垃圾在炉排机械运动下不断发生移动,使燃烧后的垃圾排出并使未燃烧的垃圾不断移动至燃烧处。
该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垃圾在焚烧时跟随炉排的移动而进行移动,但是垃圾在炉排上移动时如遇前方垃圾卡顿或粘附炉排表面,则会引起堆积,堆积后的垃圾在焚烧时易出现焚烧不彻底的问题;
通过设置机械式移动的均料杆,能够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均匀铺设,从而缓解或疏通垃圾堆积一起的情况,避免垃圾在燃烧时发生堆积和不能充分燃烧的问题,此外使垃圾更加均匀的燃烧,从而提高垃圾燃烧的效率;
对于一些燃点较低或燃烧时常较久的垃圾,在未进行充分燃烧完的情况下,垃圾在炉排移动时间内,可能造成垃圾未燃烧完全就被移出燃烧范围的问题,这种状况下的垃圾则因为未充分燃烧则需要二次处理,对垃圾处理的程序和效率存在一定弊端;
通过设置进气管与炉排进行连接,使炉排能够从炉外获得空气或氧气对炉内垃圾进行氧气补充,使垃圾在焚烧时具备充足的燃烧条件,从而提高垃圾焚烧的效率,并且通过该措施加快焚烧炉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以解决分段式炉排易造成垃圾焚烧不完全和不能对堆积的垃圾内部通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端开设有投料口,且焚烧炉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焚烧机构、二次焚烧机构,所述焚烧炉的内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下方设置有废渣仓,且焚烧炉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多组通气管,所述破碎机构、焚烧机构、二次焚烧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有联动齿链,所述焚烧机构包括有一号升降块,且一号升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一号移动框,所述一号移动框外壁固定有一号滑板,且一号滑板的外壁连接有一号移动臂,所述一号移动臂远离一号滑板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滑板,且一号移动臂的底端连接有多组均料杆,所述二次焚烧机构包括有二号升降块,且二号升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框,所述二号移动框的外壁固定有三号滑板,且三号滑板的外壁连接有二号移动臂,所述二号移动臂远离三号滑板的一端连接有四号滑板,且二号移动臂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焚烧机构内的垃圾能够被均匀铺设,从而加快燃烧的效率和加强垃圾垃圾的充分燃烧,并使滚轮能够对二号炉排网内的垃圾废渣进行有效碾压和破碎,由此避免垃圾废渣堵塞二号炉排网以及减小垃圾废渣的体积,使垃圾废渣合理的存放在废渣仓内集中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机构的底端焊接有多组拦截杆,且破碎机构的两侧开设有多组轴孔,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多组一号齿轮,且每组一号齿轮的外壁均固定有多组破碎轮,其中一组所述一号齿轮的一端通过破碎轴转动连接有二号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避免体积较大的垃圾掉入焚烧机构内,并使破碎轮对体积较大的垃圾进行游侠破碎,从而破碎后的垃圾体积进一步减小,由此提高垃圾在焚烧机构内的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8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