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牙合堤及手术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37783.7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0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悦;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儒蓉(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B6/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陈福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牙合堤 手术 导板 | ||
1.一种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a)在口腔粘膜上粘接阻射材料,并戴入智能牙合堤;
b)进行CBCT拍摄,获取带有阻射材料信息的CBCT数据;
c)获取口腔表面STL数据;
d)将CBCT数据与STL数据进行匹配;
e)载入智能牙合堤数据:按照智能牙合堤的型号载入智能牙合堤数据;
f)智能排牙;
g)设计种植体并生成手术导板;
所述智能牙合堤包括自由塑形的牙合堤和垫片;垫片可拆卸地连接在智能牙合堤上;
所述智能牙合堤上设有螺孔,所述垫片上设有螺杆,通过螺孔和螺杆使智能牙合堤和垫片进行固定连接;或所述智能牙合堤和垫片上均设有粘接材料,所述智能牙合堤和垫片通过粘接材料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带螺杆的垫片或带孔的垫片,所述带孔的垫片套设在带螺杆的垫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牙合堤由以下一种材料或至少两种材料任意组合制备而成:蜡、塑料、PEEK、硅橡胶、热敏材料、树脂、光敏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牙合堤为弓形,所述弓形为有尖圆弓形、卵圆弓形或方圆形弓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健康牙齿上粘接阻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口腔粘膜上至少4个点上粘接阻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牙合堤上粘接阻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戴入智能牙合堤前,将组织支持式托盘放置于口腔粘膜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织支持式托盘上粘接阻射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阻射材料为点状、线状或条纹状;通过在所述智能牙合堤上增加垫片来调整所述智能牙合堤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口腔表面STL数据的方法包括:
1)取口腔印模,阻射材料会在印模材料对应位置留下印记,待印模硬固后,将阻射材料复制到印模上,利用口腔表面扫描设备进行口腔印模扫描,即可获得带有阻射材料信息的STL数据;
或2)用口腔表面扫描设备直接在口腔内扫描,获取带有阻射材料信息的STL数据;
或3)在口腔粘膜最厚和最薄处粘接阻射材料,然后照CBCT,此时CBCT数据中显示出骨、牙信息以及悬浮的阻射材料信息,由于悬浮的阻射材料贴在软组织上,通过分析阻射材料和骨关系,即可分析出骨与粘膜的关系及厚度,从而得到软组织信息,最终获得STL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牙合堤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d)将CBCT数据与STL数据进行匹配:将CBCT数据和STL数据进行整合,以阻射材料的信息作为匹配依据,通过调整CBCT数据和STL数据中的牙体组织信息,最终使颌骨信息、牙体组织信息、软组织信息相匹配;
所述步骤e)载入牙合堤数据:按照牙合堤的型号载入牙合堤数据;
所述步骤f)智能排牙:选择适合患者的牙齿尺寸,根据牙合堤数据和牙齿大小数据,自动生成排牙信息;
所述步骤g)设计种植体并生成手术导板:根据排牙信息设计种植体的放置位置,然后结合软组织信息和种植体位置信息,生成手术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儒蓉(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儒蓉(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7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