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7663.7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峰;吴小东;顾宇晨;陈春伟;陆正红;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 数据 采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数据采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建筑的BIM模型;
根据所述BIM模型获得所述第一建筑在第一小区内的位置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小区内建筑分布情况信息;
获得第一住宅的楼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住宅位于所述第一建筑内;
将所述第一住宅的楼号信息、所述第一建筑在所述第一小区内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小区内建筑分布情况信息输入采光度评估模型,获得所述第一住宅的采光度,其中包括:将所述第一住宅的楼号信息、所述第一建筑在所述第一小区内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小区内建筑分布情况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输入采光度评估模型进行训练,所述采光度评估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所得,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住宅的楼号信息、所述第一建筑在所述第一小区内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小区内建筑分布情况信息以及用来标识第一住宅的采光度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采光度评估模型的输出信息,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住宅的采光度;
根据所述采光度获得所述第一住宅的光照时长;
获得所述第一住宅的负载照明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光照时长和所述第一住宅的负载照明设备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住宅的第一照明用电信息;
获得第一用电监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电监控信息,获得第一用户的照明习惯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作息信息;
根据所述照明习惯信息和所述作息信息,获得第一修正因子;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因子对所述第一照明用电信息进行修正,获得第二照明用电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室内实际温度;
判断所述第一室内实际温度是否达到预定温度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室内实际温度未达到所述预定温度阈值,获得第二采暖方式监控指令,所述第二采暖方式为电力采暖方式;
根据所述第二采暖方式监控指令,获得第一采暖用电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第一室内实际温度,包括:
获得第一室内基础温度信息,所述第一室内基础温度信息为所述第一住宅的室内基础温度信息;
获得实时日期信息;
根据所述实时日期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建筑所处位置的季节信息;
判断所述季节信息是否在预定季节之内;
如果所述季节信息在所述预定季节之内,获得所述第一建筑的采暖方式;
如果所述采暖方式包含统一采暖方式,获得第一采暖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室内基础温度和所述第一采暖温度,获得所述第一室内实际温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建筑的BIM模型,获得所述第一建筑的围护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围护结构,获得所述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根据所述保温隔热性能,获得温度影响信息;
根据所述温度影响信息、所述光照时长对所述第一室内实际温度进行调整,获得第二室内实际温度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住宅的负载动力设备比例;
获得预定比例阈值;
判断所述第一住宅的负载动力设备比例是否在所述预定比例阈值之内;
如果所述第一住宅的负载动力设备比例不在所述预定比例阈值之内,获得第一动力用电监控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动力用电监控指令,获得第一动力用电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动力用电信息、所述第一采暖用电信息和所述第一照明用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住宅的综合用电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