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37354.X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白艳丽;李慧;张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张龙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洗式双腔 洗胃 | ||
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包括前端可插入胃腔中的管体,管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供胃腔内容物排出的抽液腔,管体上位于抽液腔外周具有环形的注液腔,注液腔供洗液通入胃腔中,管体的前端转动配合有第一转环,第一转环的中心孔与抽液腔对应重合,第一转环中具有沿自身周向分布的集液槽,集液槽朝向管体的一侧与注液腔连通,在第一转环上设有供洗液由集液槽中喷出并进入胃腔中的多个喷孔,所有喷孔沿第一转环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一喷孔均沿倾斜于第一转环轴向方向分布,且所有喷孔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使洗液由喷孔喷出时带动第一转环转动;在第一转环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桨叶,第一桨叶用于在随第一转环转动中搅动胃腔内洗液形成旋流。本发明用于提高单次洗胃的清洗效果,降低洗胃次数,进一步节省救治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
背景技术
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洗液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临床上用以胃部手术、检查前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短时间内吞服有机磷、无机磷、生物碱、巴比妥类药物等,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在洗胃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双腔胃管(小儿可采用导尿管)经食道插入胃腔中,通过双腔胃管的其中一个腔先将胃内容物抽出,然后多次通过双腔胃管的另一个腔向胃腔中注入洗液并抽出,如此反复直至毒物洗净,抽出的洗液清亮与原色的色泽透亮度基本相同,无异味为止。
上述常规双腔胃管所能实现的洗胃方式仅是简单通入洗液和抽出洗液,通入的洗液大部分不能与胃壁接触,能够接触胃壁清洗毒素的洗液仅占通入洗液的一小部分,不仅导致洗液的浪费,而且需要使患者历经多次洗胃才能达到效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对于胃壁上毒素的清理效果较差,使毒素在胃壁上滞留时间过长,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提高单次洗胃的清洗效果,降低洗胃次数,进一步节省救治时间。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包括前端可插入胃腔中的管体,管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供胃腔内容物排出的抽液腔,管体上位于抽液腔外周具有环形的注液腔,注液腔供洗液通入胃腔中,管体的前端转动配合有第一转环,第一转环的中心孔与抽液腔对应重合,第一转环中具有沿自身周向分布的集液槽,集液槽朝向管体的一侧与注液腔连通,在第一转环上设有供洗液由集液槽中喷出并进入胃腔中的多个喷孔,所有喷孔沿第一转环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一喷孔均沿倾斜于第一转环轴向方向分布,且所有喷孔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使洗液由喷孔喷出时带动第一转环转动;在第一转环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桨叶,第一桨叶用于在随第一转环转动中搅动胃腔内洗液形成旋流。
优选的,管体的前端固定设有筒状的连接头,第一转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连接头上,在连接头上沿周向设有用于连通集液槽和注液腔的连通孔。
优选的,第一桨叶沿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圆弧形。
优选的,喷孔的喷口分布于第一转环上相背于管体一端的端面上。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辅助胃腔内洗液旋流稳定的稳流系统,稳流系统包括设置在管体前端的第一配重和设置在管体前部位置的辅助搅动机构,第一配重用于将管体进入胃腔中的前部拉垂吊至竖直状态,辅助搅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在管体上的第二转环和间隔固定在第二转环上的多个第二桨叶,第二桨叶为长条状并沿第二转环的径向方向分布,在第二桨叶上远离第二转环的外端设有第二配重,辅助搅动机构还具有浮动部,浮动部用于提供浮力以使辅助搅动机构悬浮于洗液的液面,并使辅助辅助搅动机构随洗液液面的升降沿管体的前部升降移动。
优选的,浮动部为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充气圈,充气圈的内缘通过轴承与第二转环的外缘配合安装,充气圈的外缘与第二桨叶固定连接,并使第二桨叶可通过充气圈的形变而双向弯折,以使第二桨叶可通过对应的弯折通过贲门。
优选的,浮动部为第二桨叶中的空腔。
优选的,第二转环与管体之间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狭窄病变的双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门诊诊疗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