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6070.9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16;H02K3/34;H02K3/38;H02K3/12;H02K3/28;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尚志峰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电机 压缩机 车辆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相邻两个齿部之间形成有定子槽;第一绝缘件,设置于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绝缘件,设置于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二端;定子绕组,缠绕于齿部、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槽绝缘纸,设置于定子槽内,位于定子槽的槽壁与定子绕组之间,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槽绝缘纸在定子槽的槽口处贴合于第一延伸段。本发明提出的定子,可增大槽绝缘纸的贴合面积,有效避免槽绝缘纸在定子槽的槽口处发生形变,保证了定子制造装配后槽绝缘纸不会伸入到定子内径所围成的空间的,保证了定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3所示,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定子槽208’的内部设置槽绝缘纸210’,以保证定子铁芯202’与定子绕组204’之间的绝缘。但是,如图2和图4所示,当定子铁芯202’的轴向尺寸超过一定高度时,在制造过程中,槽绝缘纸210’在定子槽208’的槽口212’部分缺乏阻挡,容易发生形变,存在槽绝缘纸210’变形而凸出定子槽208’的槽口212’定子槽208’的槽口212’的问题。并且,相关技术中设置在定子铁芯202’轴向第一端第一绝缘件206’、以及设置在定子铁芯202’轴向第二端的第二绝缘件,对于槽绝缘纸210’的定位没有任何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相邻两个齿部之间形成有定子槽;第一绝缘件,设置于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绝缘件,设置于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二端;定子绕组,缠绕于齿部、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槽绝缘纸,设置于定子槽内,位于定子槽的槽壁与定子绕组之间,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槽绝缘纸在定子槽的槽口处贴合于第一延伸段。
本发明提出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定子绕组和槽绝缘纸。其中,定子铁芯具有相连接的齿部和轭部,相邻的两个齿部之间形成有定子槽;第一绝缘件设置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第二绝缘件设置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二端;定子绕组缠绕在齿部、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上;并且,在定子槽内设置有槽绝缘纸,并将槽绝缘纸放置在齿部与定子绕组之间,以形成绝缘的效果,保证定子性能。
此外,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一延伸段朝向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二端延伸。在槽绝缘纸安装完毕后,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槽绝缘纸在定子槽的槽口处与第一延伸段相贴合。这样,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第一延伸段起到支撑槽绝缘纸的作用,减小槽绝缘纸自由端的尺寸,进而避免槽绝缘纸在定子制造过程中发生形变,避免槽绝缘纸受压迫伸入到定子内径所围成的空间内,保证了定子的制造成品率,同时保证定子制造后的性能。
特别地,槽绝缘纸的硬度较低,在制造定子的过程中若受到挤压会发生形变,进而影响定子性能。并且,对于一些轴向尺寸较大的定子来说,槽绝缘纸更容易在定子槽的槽口处发生形变。因此,本发明在第一绝缘件上增设有第一延伸段,在槽绝缘纸贴合定子铁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第一延伸段贴合槽绝缘纸,进而增大槽绝缘纸的贴合面积,减小槽绝缘纸没有贴合部位的尺寸,减小槽绝缘纸自由端的面积。
这样,在制造定子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延伸段贴合槽绝缘纸的方式,在定子铁芯轴向的第一端给槽绝缘纸足够的支撑面积,保证了槽绝缘纸在定子槽内的稳定位置,特别是保证了槽绝缘纸在定子槽的槽口处不会发生形变,进而保证了定子制造装配后槽绝缘纸不会伸入到定子内径所围成的空间的,保证了定子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