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盏侧烧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6062.4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邱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建阳区丘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34;C03C8/00;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盏侧烧 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盏侧烧烧制方法,将施釉后的建盏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放置方式为侧置。本发明采用侧烧的创新烧制方式,彻底解决了建盏正烧流釉粘底的缺陷,成品率大大提高;本发明烧成温度高,大大缩短了保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烧制成的建盏釉面斑纹是横向的,如行云流水,最终汇聚盏口沿一处,形成釉泪,灵动富有韵味,呈现一种新颖的釉面斑纹图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建盏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建盏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建盏造型美观、釉面多变如宇宙之浩瀚,相比于其他瓷器具有独特的美,历经千年依然时尚。
建盏工艺特殊,属于铁系结晶釉,千百年来其工艺特点是施厚釉、正烧(口沿朝上烧),在高温烧制时,釉水会向下流动,很容易产生流釉粘底的报废品。建盏报废品中一半以上的缺陷即为流釉粘底。同时,建盏的烧成温度保温时间久,一般需要两个小时或以上,生产效率较低。
另外,建盏的釉面斑纹为纵向分布,缺乏新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盏侧烧烧制方法,该方法彻底解决了建盏容易产生流釉粘底的缺陷,成品率高,同时呈现一种新颖的釉面斑纹图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建盏侧烧烧制方法,将施釉后的建盏坯体放入窑炉内焙烧,放置方式为侧置。
优选地,所述施釉后的建盏坯体侧置的角度为85-95°。
更优选地,所述施釉后的建盏坯体侧置的角度为90°。
建盏侧烧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和釉浆,其中,
所述坯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6重量份的红土、3-4重量份的高岭土与1-1.2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淘洗,过90-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所述坯泥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
所述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0-55重量份的釉石、6-7重量份的铁红、1.2-1.5重量份的草木灰、12-14重量份的石灰石、15-16重量份的钾长石混合,放入球磨机中研磨2h,其中,料、水和研磨球的重量比为1:(1-1.1):(1.2-1.3),过100-110目筛,得到釉浆;
所述红土、高岭土、田泥均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所述釉石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2)施釉:将所述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5-6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釉浆里浸泡5-6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
(3)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放置方式为侧置,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过4-4.5h,从常温匀速上升至950-1000℃,窑炉温度再经过3-3.5h,从950-1000℃匀速上升至1380-1390℃;
第二阶段:1380-1390℃保温10-12min,然后保持保温状态投油柴,间隔3-4min一次,共投3-4次,每次油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500-550g;
第三阶段:最后一次油柴投放结束后,断电停止加热,窑炉温度降至1050-1080℃时投油柴,共投4-5次,第二次投柴与第一次投柴之间间隔5-6min,以后每次投柴间隔时间依次增加1.5-2min,每次油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250-300g;
第四阶段:自然冷却出窑。
优选地,建盏侧烧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和釉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建阳区丘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南平市建阳区丘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