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及延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5708.7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刚;杨立昆;冯庆;朱恩锐;万仁钦;杨浩;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代婵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光纤 激光 系统 延时 电源 电路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生器、控制激光路径的振镜扫描头、用于控制激光器发生器与振镜扫面头的激光控制卡、用于控制上电时序和断电时序的四合一开关电源,所述四合一开关电源与220V交流电压电连接,所述振镜扫描头、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控制卡均与四合一开关电源电连接;四合一开关电源通过内部电路控制先产生+5V电压、±15V电压与GND,不产生+24V电压:振镜扫描头使用±15V电压上电,自锁内部电机,形成可控的振镜扫描头,激光控制卡使用+5V电压上电,内部初始化,完成控制系统上电可控,激光发生器此时未上电,激光发生器即使在激光控制卡初始化过程中收到错误信号,也不会激发激光;激光控制卡完成初始化后,四合一开关电源产生+24V电压,激光发生器此时上电,此时激光控制卡已完成初始化,信号可控,激光发生器不会产生错误的激发激光,整个系统完成安全上电并可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扫描头与四合一开关电源的±15V电压接口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器与四合一开关电源的+24V电压接口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控制卡与四合一开关电源的+5V电压接口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电保护断路器,所述四合一开关电源通过漏电保护断路器与220V交流电压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块,所述漏电保护断路器和激光发生器均通过接地块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头,所述激光发生器与激光头连通。
8.一种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电源电路,该延时方法包括上电方法和断电方法,所述上电方法包括:S1、打开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开关,使220V交流电压加到可控制上电时序的四合一开关电源上;S2、四合一开关电源通过内部电路控制先产生+5V电压、±15V电压与GND,不产生+24V电压:振镜扫描头使用±15V电压上电,自锁内部电机,形成可控的振镜扫描头,激光控制卡使用+5V电压上电,内部初始化,完成控制系统上电可控,激光发生器此时未上电,激光发生器即使在激光控制卡初始化过程中收到错误信号,也不会激发激光;S3、激光控制卡完成初始化后,四合一开关电源产生+24V电压,激光发生器此时上电,此时激光控制卡已完成初始化,信号可控,激光发生器不会产生错误的激发激光,整个系统完成安全上电并可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光纤激光镭雕系统的延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电方法包括:S4、关闭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开关,使四合一开关电源与220V交流电压断开,四合一开关电源通过内部电路控制先消除+24V电压、±15V电压与GND,不消除+5V电压:振镜扫描头断电,电机自锁消除,振镜扫描头偏离出出光范围,激光发生器断电,不会再激发激光;S5、四合一开关电源上消除+5V电压,激光控制卡失去供电,不可控制,此时激光发生器不会再激发激光,即使收到激光控制卡的错误信号,也不会产生错误的激发激光,整个系统完成安全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57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固装置、夹固基座、折弯机构及折弯系统
- 下一篇:电子模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