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智能诊断分析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4648.7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7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宁;钟术海;鞠默欣;刘剑锋;钱奇;覃华勤;孔凡强;余达菲;王莹煜;张志洋;韩雨;王红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马亚坤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台 区线损 智能 诊断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智能诊断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加装智能硬件采集线损数据,基于分布式框架进行线损计算,随后根据低压台区线损指标判断线损是否异常,进而判断线损异常类型,基于异常判断规则自动判断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并确定异常项数量,进一步利用智能用电大数据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低压台区线损进行智能诊断分析,生成台区体检报告,辅助现场人员进行处理。本申请对现有的线损集中式架构系统进行分布化改造,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原因进行自动分析定位,提升了线损治理和管控能力,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达到了降损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智能终诊断分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电力线载波(HPLC)在采集系统中的推广应用,采集数据项由电能示值、需量逐渐扩展到了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功率及事件等,采集频次从每日1次到每15分钟1次,采集数据量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集中式主站系统已无法满足能源互联网形式下用电采集业务发展要求,传统的理论线损计算有自己的局限性,要对其的成因进行精确判断比较困难,线损原因分析不够智能化。同时,线损责任人在分析过程中只能通过个人经验寻找支撑分析的功能,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无引导式指导问题解决思路,线损原因分析会消耗分析人员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一)申请目的
基于此,为了提升对线损异常治理、精细化的管控能力,达到降损增效的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智能诊断分析方法,包括:
利用加装的智能硬件采集线损数据,基于分布式框架进行线损计算;
根据低压台区线损指标判断线损是否异常,进而判断线损异常类型;
基于异常判断规则自动判断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并确定异常项数量;
进一步利用智能用电大数据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低压台区线损进行智能诊断分析,生成体检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硬件包括智能管理终端和智能监测终端,其中,智能管理终端安装在变压器附近的主回路上,智能监测终端分为分支智能监测终端及表箱智能监测终端,其中,分支智能监测终端安装在分支箱附近,表箱智能监测终端安装在用户表箱附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常判断规则包括:采集异常判断规则、档案异常判断规则、用电异常判断规则和计量异常判断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线损数据包括实时线损数据和离线线损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诊断分析的内容包括:时钟误差分析、户变关系校验、线损波动分析、终端采集数据异常分析、曲线相似度分析和线损分相分支分段分析。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线损智能终诊断分析系统,包括:
智能管理终端,用于通过与智能监测终端之间的信号传递确定供电关系,采集和运算低压台区总线损数据,分析和处理部分低压台区线损异常;
智能监测终端,用于通过与所述智能管理终端之间的信号传递确定供电关系,采集和运算低压台区各分支的线损数据;
大数据分析平台,用于通过实时计算、分布式存储和智能分析功能构建的分布式实时计算框架对低压台区线损进行智能诊断分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
线损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加装的智能硬件采集线损数据,基于分布式框架进行线损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4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容性进样基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连续提供稳定浓度粗盐水的化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