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泄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34535.7 | 申请日: | 202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斯树友;何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康久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3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魏光武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抗浮层下 压力 渗漏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抗浮技术领域,公开了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泄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计算既有建筑抗浮层底板下方的平衡水压,合理安装启闭阈值相适应的泄压装置,当抗浮层底板下方积水,水压超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阈值时,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打开,地下水在压力作用下经泄压管、导流管被导出至建筑物外,实现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持续泄压,保证既有建筑物底板不会因水压过大而产生开裂渗漏的问题;同时保证抗浮层底板下的水压平衡,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不易产生上浮或沉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抗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泄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建筑物自重及底部覆土不能抵消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既有建筑底部由于水压作用容易产生上浮,会造成建筑物支撑结构受压变形,严重时支撑结构被破坏,影响建筑的稳定性;而且由于筏板的后浇带、施工缝或后期形成的裂缝处是薄弱环节,筏板底部长期受水压作用,筏板后浇带、施工缝或裂缝进一步发展,造成既有建筑地下室筏板或开裂渗水,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抗浮治理方法大多是采用钻孔泄压的方式泄去建筑物底板的水压,然后施加锚杆进行抗浮处理,但是后续地下水位上升时,水压始终会对抗浮层底板产生压力作用,抗浮层底板开裂渗漏的问题没有得以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泄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计算既有建筑抗浮层底板下方的平衡水压,合理安装启闭阈值相适应的泄压装置,当抗浮层底板下方积水,水压超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阈值时,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打开,地下水在压力作用下经泄压管、导流管被导出至建筑物外,实现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持续泄压,保证既有建筑物底板不会因水压过大而产生开裂渗漏的问题;同时保证抗浮层底板下的水压平衡,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不易产生上浮或沉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泄压装置,包括硬质壳体,硬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泄压管,硬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导流管;硬质壳体内设置有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泄压管的一端伸入硬质壳体内与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进口端连通,泄压管的另一端位于硬质壳体底部并向下延伸;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开启阈值设定按如下公式计算设计:
N=H·S1×104
其中N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开启设定值,H为初始泄压相对水头高度,m;S1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控制流量截面,m2;△H为设计相对抗浮水位,m;ρ为小时地下水位上升率,m/h;S0为拟定水压单位作用面积,m2;M为装置每小时最大泄压量,m3/h。
进一步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包括管体,管体内设置有支撑部件,管体靠近进水端位置设置有缩径段;支撑部件上安装有与管体同轴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在远离支撑部件的端头套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在远离支撑部件的端头安装有阀片,阀片的直径大于缩径段最小直径,且小于管体内径;导向杆上套设有介于支撑部件与导向杆之间的受压弹簧。
进一步地,导向杆在靠近支撑部件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导向杆的螺纹上套设有相匹配的调节螺母,弹簧介于调节螺母与导向筒之间。
进一步地,缩径段对应的管体管段与带有支撑部件的管体管段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既有建筑抗浮层下压力渗漏泄压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既有建筑物底板下设计相对抗浮水位、实际地下水位、水位变化率相关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康久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康久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4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原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定子铁心磁化试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