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3732.7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权;刘国跃;贾寓真;欧阳志勇;薛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32;B23C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聂午阳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层 结构 过渡 金属 氮化物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积于金属基体表面的氮化物结合层,所述氮化物结合层的表面沉积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
所述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包括TiAlN调制层,还包括Cr(Al)N调制层,由TiAlN调制层、Cr(Al)N调制层交替堆叠沉积制得;
所述Cr(Al)N调制层为CrN调制层或者CrAlN调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由TiAlN调制层与CrN调制层交替堆叠沉积制得;
TiAlN调制层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Al:15.0at.%~30.0at.%,Ti:20.0at.%~30.0at.%及N:40.0at.%~60.0at.%;
CrN调制层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Cr:40.0at.%~60.0at.%及N:40.0at.%~60.0a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由TiAlN调制层与CrAlN调制层交替堆叠沉积制得;
TiAlN调制层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Al:15.0at.%~30.0at.%,Ti:20.0at.%~30.0at.%及N:40.0at.%~60.0at.%;
CrAlN调制层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Al:10.0at.%~35.0at.%,Cr:10.0at.%~40.0at.%,及N:40.0at.%~60.0a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结合层的厚度为0.2μm~3.0μm,所述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的厚度为0.8μm~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结合层为TiAlN、CrN及CrAlN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TiAlN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Al:15.0at.%~30.0at.%,Ti:20.0at.%~30.0at.%及N:40.0at.%~60.0at.%;
优选地,CrN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Cr:40.0at.%~60.0at.%及N:40.0at.%~60.0at.%;
优选地,CrAlN中各个元素原子百分比为Al:10.0at.%~35.0at.%,Cr:10.0at.%~40.0at.%,及N:40.0at.%~60.0at.%。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金属基体表面沉积氮化物结合层;
在氮化物结合层表面沉积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
偏压梯度沉积的电压依次为-20V~-100V、-20V~-200V、-20V~-300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多层结构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层氮化物功能层的沉积参数为:通入N2,调节总气压至0.5Pa~4.5Pa,电弧靶的靶电流为30A~250A,沉积偏压依次在-20V~-100V,-20V~-200V,-20V~-300V范围内进行周期性偏压梯度循环,沉积至设定的涂层厚度,或者沉积偏压首先以-20V~-100V运行,再以-20V~-200V运行,随后一直以-20V~-300V运行直至沉积至设定的涂层厚度,基体支架自转速率为0.1rpm~10.0rpm,公转速率为0.0rpm~1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37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实现的交通信号灯自适应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