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冰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950.9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波;章世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世燕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发生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冰发生器,主体结构通过换热板一与换热板二对称设置,连接主要形成有输入端、隔离台、流道、紊流腔以及输出端,连接处面积小于不接触面积,V型隔板均匀对称间隔设置在两侧;制冰时,换热板一与换热板二外侧设有直饮水连续流动,V型隔板分隔水流,连续有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输入端进入换热流道,与水之间仅隔一层换热板,就可实现热交换,制冷剂吸热蒸发形成低温低压气体,再经输出端输出,水降温制成有形食用冰。本发明通过换热板一与换热板二连接成密闭流道,通过紊流腔实现制冷剂紊流,可以避免流体平行流,提高了本发明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制冰效率,更加节能,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食用冰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的制冰机采用的制冰机蒸发器结构简单、生产效率低、换热效率低,冰盘有两块换热板、在中间焊有紫铜管,为了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需要将紫铜管拍扁焊接,焊接难度大、容易虚焊,且因为焊料流动不均匀,容易形成换热不良,形成冰块外形不均匀,甚至压缩机容易出现液击现象造成损坏,如附图13所示。
现有技术下的制冰机蒸发器制冰效率差,生产一致性差,制冰机压缩机损坏较严重,市场维修量大,且普遍能耗偏大,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食用冰发生器,旨在提高现阶段的制冰机的制冰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并且提高生产一致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食用冰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换热板一、换热板二和V型隔板;
所述换热板一和所述换热板二连接;
所述V型隔板根据设定数量均匀设置在相互连接的所述换热板一与所述换热板二两侧;
所述换热板一与所述换热板二对称设有输入端半边、换热流道池、隔离台、分流孔、上沿口、紊流池、输出端半边、下沿口以及紧固孔,连接又形成输入端、隔离腔、流道、紊流腔以及输出端,输入端半边、换热流道池、隔离台、紊流池以及输出端半边截面形状从两侧连续或非连续聚于顶部;
所述流道设为蛇形通道;
所述隔离腔设为水平向带状、两端密闭,在竖直向和流道间隔设置;
所述紊流腔长度小,截面积比流道截面积突然变大;
所述V型隔板与换热板一、换热板二分别连接,连接轮廓呈凹凸状;
所述换热板一和所述换热板二是薄板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板一和所述换热板二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隔板与换热板一、换热板二分别连接,中间形成相应数量三角形截面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板一与所述换热板二对称连接形成的隔离腔和流道截面主轮廓设为六边形,且不限于六边形、截面呈连接面侧最大并两侧连续或非连续收拢至流道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板一与所述换热板二本体设有紧固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端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隔板与换热板一、换热板二分别连接形成的三角形截面通道为辅助脱冰流水流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隔板和隔离腔垂直、交叉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板一与所述换热板二连接处面积小于不接触面积,对称连接形成的六边形流道截面积相等、截面形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世燕,未经章世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