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461.3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3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曾湘德;吴欣怡;陈彦文;黄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视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伟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5 | 代理人: | 聂宁乐;付艳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视镜 | ||
一种内视镜,包括有一探测部、一操作部及一影像光纤,所述探测部供进入所述待探测物内部,所述探测部包含一导管;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待探测物之外部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操作部包含一握把及一可弯折管,所述可弯折管在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握把及所述导管,所述可弯折管之管段受外力弯折后能保持一弯折状态;所述影像光纤供输出光线及传输影像,穿设于所述可弯折管及所述导管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内视镜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供使用者握持的可弯折管之内视镜。
背景技术
内视镜主要是为了使人观察不易进入的环境而发展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系应用于医疗器材,通过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探测人体内部状况。内视镜的功能,在于减轻患者不适并减少伤口大小下完成对体内患部的诊断,因此广泛应用于各式医学检查中,例如颅腔、肠胃、胸腔、脊椎、脑部等部位的诊疗。
已知内视镜一般包含相连接之探测导管及握把,医疗人员握持握把并将探测导管伸入人体后,通过照明单元取得人体内的影像,再由影像传输单元向外传送影像,以协助医疗人员进行体内患部的诊断。
内视镜之探测导管与握把连接处通常设置一不可挠之硬管,而当探测导管与握把连接处为不可挠之硬管时,由于握把无法相对探测导管弯折,因此,手把的摆放位置会受到探测导管摆设位置的限制而无法任意摆放至合适的位置,进而使得医疗人员进行手术时,手术操作空间受到限制,除此之外,每个操作内视镜的医疗人员的手势或是身体条件并不一定相同,当握把无法相对探测导管弯折时,也容易造成操作内视镜的医疗人员感到不顺手或是不舒适。因此,现有之内视镜仍有待改善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视镜,具有供使用者握持的可弯折管,使用者操作所述内视镜时,能通过弯折所述可弯折管以改变内视镜之握把与探测部的相对位置,而达成使用者能依需求安排握把的摆放位置之目的,进而改善使用现有内视镜进行手术时操作空间受到限制以及无法符合每个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的问题。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视镜,用以探测一待探测物,包括有一探测部、一操作部及一影像光纤,所述探测部供进入所述待探测物内部,所述探测部包含一导管;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待探测物之外部供使用者握持,所述操作部包含一握把及一可弯折管,所述可弯折管于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握把及所述导管,所述可弯折管之管段受外力弯折后能保持一弯折状态;所述影像光纤供输出光线及传输影像,穿设于所述可弯折管及所述导管中。
本发明之效果在于,使用者操作所述内视镜时,能握持所述握把或所述可弯折管将所述探测部送入所述待探测物内部,并视需求弯折所述可弯折管,进而使所述握把相对所述探测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以满足各种身体条件不同的使用者的操作需求,除此之外,当握把或是所述可弯折管位于会影响手术操作的位置时,使用者同样能通过弯折所述可弯折管将所述握把相对所述探测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而使得手术操作空间的安排更加弹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之内视镜的立体图。
图2为上述优选实施例之内视镜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之3-3方向剖视图。
图4为上述优选实施例之内视镜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之内视镜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视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视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