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吹尘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324.X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高仟仟;林巧;周立岩;黄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5/02 | 分类号: | B30B5/02;B30B13/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翟丽红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尘防护装置,涉及激光雷达吹尘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吹尘防护装置,包括顶部护板、风量分流支架、滤芯和吹尘风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吹尘防护的设备安装在筒状壳体的下方,如激光雷达。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含有尘土的空气分别吹向激光雷达和风量分流支架,浑浊的空气被风扇吸进风量分流支架内,在通过滤清器过程中被滤掉杂质,干净的空气被风扇吹向下面,经过分流器进行分流,一部分被斜向下吹去,从而对激光雷达迎面吹来的浑浊空气进阻隔和引导浑浊空气向下流动,从而有效避免灰尘与激光雷达表面接触,可以有效解决雷达表面附着灰尘的问题,且无需人工擦拭,减小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吹尘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激光雷达的吹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感知核心,其工作的稳定性与无人驾驶方案的成熟度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商用车和一些低速无人驾驶物流车使用的激光雷达一般布置在驾驶室外侧,采用金属支架固定,通常会在雷达的上方增加防护板。此种方案在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中同样运用。
已有的激光雷达安装防护装置中,激光雷达布置在座舱外部,通常采用底部支架固定,顶部采用金属防护板或塑料支架防护。
然而,此种方案在矿区使用,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尘土多,易造成激光雷达表面附着大量尘土,从而影响雷达检测的准确性,易造成雷达表面被划伤和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吹尘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激光雷达在矿区多粉尘情况下容易造成激光雷达表面附着大量尘土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尘防护装置,包括:
顶部护板;
风量分流支架,所述风量分流支架包括筒状壳体和分流件;所述筒状壳体与所述顶部护板密封连接,所述筒状壳体开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能够向筒状壳体内部吹送空气;所述分流件与所述筒状壳体间形成吹尘缝;
滤芯,所述滤芯安装在进风口,用于对吹向筒状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
吹尘风扇,所述吹尘风扇安装在筒状壳体的内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分流件之间,所述吹尘风扇的出风侧靠近所述分流件。
优选的,所述筒状壳体包括圆柱状壳体和圆台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和圆台状壳体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量分流支架还包括支架连接部,所述支架连接部与所述圆台状壳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吹尘防护装置还包括: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需要吹尘防护的设备。
优选的,所述风量分流支架还包括:
风扇安装架,所述风扇安装架位于所述筒状壳体的腔体内,用于安装所述吹尘风扇。
优选的,所述分流件包括分流顶部和分流侧壁。
优选的,所述分流顶部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分流顶部为尖顶斗笠状,所述分流侧壁为圆台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吹尘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