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旋喷及布袋扩体抗浮锚杆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031.1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蔡秋蓉;华清;许龙;罗天凤;吴雨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8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布袋 扩体抗浮锚杆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旋喷及布袋扩体抗浮锚杆施工工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前准备;步骤二,旋喷钻孔;步骤三,二次注浆;步骤四,扩孔和锚杆安装。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抗浮锚杆施工方法,经由此方法加强了抗浮锚杆的施工效率,面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基础,也能够具有较强的泛用性,且所占用的空间较少,抗拔力和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旋喷及布袋扩体抗浮锚杆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浮锚杆,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而抗浮桩则为抗拔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
现有的抗浮锚杆通常设置于基坑内,由于如今的建筑施工环境不同,其抗浮锚杆通常会受到土质、基础深度的增加和锚杆的设计长度的增加等影响,导致锚杆的固定摩擦力降低,此时则需要针对于基坑现场辅助处理才能够继续施工,如地基硬化等,而地基的进一步处理又会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施工方式进一步复杂化,如在城市内施工流程中,由于建筑较为密集,又会引起施工难度的上升,增加了施工时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旋喷及布袋扩体抗浮锚杆施工工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高压旋喷及布袋扩体抗浮锚杆施工工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针对所开挖的区域清洁和平整处理,地面硬度强化;
步骤二,旋喷钻孔,在地面钻孔至预定深度,钻孔流程中持续灌入砂浆润滑,之在预定深度旋喷浆料形成加固部,之后于加固部以下钻孔,钻孔深度至设计标高后停止;
步骤三,二次注浆,扩孔完成即高压注浆用水泥浆置换泥浆,进一步加固目标区域,并在底部硬质层和地下水流动较大处二次注浆,于扩大头和一次旋喷钻孔结合处旋喷加固;
步骤四,扩孔和锚杆安装,首先高压泵吸出清水观察射流流束,检测施工设备完好就位,随后放入喷管、套管和高压旋喷桩机,使喷管从套管中伸出至设计深度+0.1m,完成高压水由外向里对锚固段高压扩孔,最后取出喷管,锚索杆沿套管放入至设计深度+0.1m处,拔出套管并注浆,直到孔口返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旋喷浆料为水泥浆,其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0~1.5,旋喷过程中底部为旋转状态,用于将砂浆和水泥浆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扩孔注浆的压力不小于20Mpa,提升或下沉速度为0.1m/min,所述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高压扩孔前需要先采用清水对孔内壁洗涤,喷射管上升和下降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主要采用高压泵吸出清水检测设备,压力由1Mpa以每5s升1Mpa,直至到达32Mpa,其合格条件如下:
1)在8Mpa内,射流流束呈圆柱状,表面平滑无断流;
2)压力由底升高后射程逐渐变远;
3)若无法满足1)和2)的所述条件,即再次检修设备直至满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锚索杆安装流程中,在杆体插入时需要每2米加装定位器,且定位误差不超过20~30mm,底部标高误差不大于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宇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养殖场的室内无人消毒小车
- 下一篇: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体系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