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外施耐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2019.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明;殷永兴;李伟波;谭柱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5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嘉伟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变压器 耐压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外施耐压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对多个变压器同时进行试验的承载架,在所述承载架上连接有表面设置输入柱和接地柱的导电连接机构,在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上连接有连接触发机构,本发明通过连接触发机构,同步实现连接端的安全脱离以及连接增牢动作,实施时,导电连接机构会引导输入柱和接地柱进行测试动作,在此过程中连接触发机构会检测接地柱与变压器的连接处从而得到变压器表面的带电信息以进行接地不良检测动作,而在进行接地不良检测动作时,连接触发机构还能根据变压器表面的带电信息引导输入柱脱离变压器并增大接地柱与变压器连接处的连接面和连接力以进行脱柱增牢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外施耐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指运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是电力建设中极为重要的设备,在如今的生产及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正是因为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需要对变压器进行耐压试验,外施耐压试验是对被试变压器加一分钟的工频高压的试验,也曾称工频耐压试验。它是考核不同侧绕组间和绕组对地间的绝缘性能,也就是考核变压器主绝缘的水平,所以只适用于全绝缘变压器。因此,试验时被试变压器的不同侧绕组各自连在一起,一侧绕组施加电压,另一侧绕组接地。外施耐压试验时,在电源电压较低时合闸;试验电源电压达到试验电压的40%以下时,升压速度是任意的;在40%以上时,应以每秒3%速度均匀上升;达到规定电压和持续时间后,应在5s内将电压迅速而均匀地降到试验电压的。
在进行耐压试验时,就需要用到耐压试验装置,但一般的变压器耐压试验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一次性可试验的变压器数量不多,工作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1073298.8,专利名称为一种变压器加工用耐压试验装置的发明专利,其是通过设置的变压器支架,可以一次性放置多个变压器,通过设置的第一探针板以及第二探针板,可以对变压器的绕组和磁芯进行耐压测试,且由于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在进行耐压测试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变压器放置于变压器定位槽以及将测试过后
的变压器取出即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一般的变压器试验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一次性可试验的变压器数量不多,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但如此操作在面对接地线不良时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当多个变压器同时进行试验操作时,一旦由于单个变压器的接地线连接不牢从而导致接地不良现象产生时,通入高压端的绕组极易被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漏电现象,导致操作员的触电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力变压器的外施耐压试验装置,其无法解决试验时由于变压器接地不良使得变压器漏电触电几率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外施耐压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时由于变压器接地不良使得变压器漏电触电几率增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变压器的外施耐压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对多个变压器同时进行试验的承载架,在承载架上连接有导电连接机构,导电连接机构的表面设有输入柱和接地柱,导电连接机构用于引导输入柱与变压器的一侧连接以进行将外界电压导入变压器,以及引导接地柱与变压器的另一侧连接以将电导入地;
导电连接机构包括与承载架连接的活动架,在活动架上连接有用于固定输入柱和接地柱的固定调节器;
导电连接机构连接有连接触发机构,连接触发机构与固定调节器连接;
连接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调节器上的检测触发器,检测触发器用于进行不良检测动作,检测得到变压器表面的带电信息;还用于根据变压器表面的带电信息引导输入柱脱离变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动转向系统
- 下一篇:辅助连接件和辅助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