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金属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1590.0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悦;陈克龙;周卓辉;黄大庆;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3/08;C08J3/2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淑华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金属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金属粉体和聚酰亚胺树脂的复合结构,金属粉体均匀分布在聚酰亚胺树脂中,金属粉体的含量为60%~90%,粒径为1μm~10μm ;
所述金属粉体为铁粉、镍粉、钴粉、铁基合金粉、镍基合金粉、钴基合金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量为20%~80%聚酰亚胺树脂与稀释剂混合配成聚酰亚胺溶液;
(2)在上述步骤(1)制备的聚酰亚胺溶液中加入金属粉体充分混合,获得金属聚酰亚胺混合浆料;
(3)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金属聚酰亚胺混合浆料放置于烘箱中,升温至60~120℃,保温1~7小时,充分去除混合物中的稀释剂;
(4)将上述步骤(3)制备的金属聚酰亚胺混合物升温至150℃~280℃,保温2~10小时,进行热处理;
(5)将上述步骤(4)获得的金属聚酰亚胺混合物进行机械粉碎、过筛,获得金属聚酰亚胺复合粉体;
(6)将上述步骤(5)获得的金属聚酰亚胺复合粉体放入模具中,高温下模压成型,脱模,即可获得所述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步骤(6)中采用的模压温度为250℃~400℃,压力为0.5~10MPa,时间为3~15小时;
所述步骤(2)中,加入0.5%~5%的分散剂,使聚酰亚胺溶液与金属粉体充分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量为20%~80%聚酰亚胺树脂与稀释剂混合配成聚酰亚胺溶液;
(2)在上述步骤(1)制备的聚酰亚胺溶液中加入金属粉体充分混合,获得金属聚酰亚胺混合浆料;
(3)将上述步骤(2)制备的金属聚酰亚胺混合浆料放置于烘箱中,升温至60~120℃,保温1~7小时,充分去除混合物中的稀释剂;
(4)将上述步骤(3)制备的金属聚酰亚胺混合物升温至150℃~280℃,保温2~10小时,进行热处理;
(5)将上述步骤(4)获得的金属聚酰亚胺混合物进行机械粉碎、过筛,获得金属聚酰亚胺复合粉体;
(6)将上述步骤(5)获得的金属聚酰亚胺复合粉体放入模具中,高温下模压成型,脱模,即可获得所述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金属粉体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所述预处理方式为清洗和/或热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稀释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的混合方式为机械搅拌、高速剪切搅拌、球磨、超声分散、两辊研磨、三辊研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时间为0.5~6小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的热处理气氛为氮气、氩气、空气、真空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金属和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步骤(6)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后处理的步骤:所述后处理的步骤为打磨和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5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发共用单元用监控方法、单元、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