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吸式持针器及手术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1357.2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东;徐砚捷;陈波;曹洁;徐炜新;杨洁;陈露;胡江;汪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34/00;A61B34/30;A61B5/15;A61B5/153;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3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吸式持针器 手术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自动穿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吸式持针器及手术机器人。磁吸式持针器包括基座和卡爪;基座包括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一夹持部,卡爪包括第二磁吸结构和第二夹持部,第一磁吸结构能够吸附第二磁吸结构,使第二夹持部运动到夹紧工位并保持在夹紧工位;处于夹紧工位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配合,用于夹紧穿刺针。手术机器人包括上述磁吸式持针器。本发明提供的磁吸式持针器及手术机器人,夹持过程简单,所耗费的时间较短,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穿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吸式持针器及手术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一次性血液采集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等单蝶翼采血针进行传统穿刺时,医护人员需夹持针的硬质蝶翼进行穿刺。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容易接触到患者,若接触部位存在细菌或患者本身有传染病,那么医护人员很容易被感染,不但影响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而且医护人员在对下一个患者进行穿刺或止血时,容易感染下一个患者,交叉感染风险较高。
利用手术机器人对患者进行穿刺,能够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人体接触,使用现有的标准针进行自动化穿刺有明显的成本与可靠性优势,然而,现有的手术机器人上的磁吸式持针器夹持穿刺针所耗费的时间较长,且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手术机器人上的磁吸式持针器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式持针器及手术机器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手术机器人上的磁吸式持针器存在的夹持穿刺针耗费的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磁吸式持针器,包括基座和卡爪。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一夹持部,所述卡爪包括第二磁吸结构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磁吸结构能够吸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使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到夹紧工位并保持在夹紧工位;处于所述夹紧工位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用于夹紧穿刺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卡爪与所述基座通过转轴转动配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一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用于抵压穿刺针的蝶翼;
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用于抵压穿刺针的蝶翼。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用于容纳穿刺针的蝶翼,且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能够分别与穿刺针的蝶翼的沿针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抵接。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容纳并限定穿刺针的针体;
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容纳并限定穿刺针的针体。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槽为弧形凹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槽沿穿刺针的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为V形凹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沿穿刺针的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方。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夹紧工位时,所述第一磁吸结构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的第二面相对,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平面,且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夹紧工位时相互平行。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为磁铁,所述第二磁吸结构的材质为磁性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