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猫冠状病毒的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1256.5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赖强;王弋;吴培枫;陈怡林;郑飞;吴先戈;欧海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50 | 分类号: | C12N15/50;A61K39/2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冠状病毒 rna 疫苗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RNA疫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猫冠状病毒的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所述RNA疫苗为采用含有5’UTR、S蛋白、终止密码子、3’UTR以及polyA核酸的序列合成;所述S蛋白选自FCoV‑I型或FCoV‑II型;所述5’UTR、3’UTR的序列选取自猫源的猫血红蛋白或猫白蛋白,所选序列的同源性在50%~100%;本发明的RNA疫苗能够实现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做到无细胞生产、且生产时无需导入有毒化学品,能够高效迅速地对付病毒变异,相较传统疫苗,本发明的用于猫冠状病毒的RNA疫苗能够有效地缩短疫苗研发和生产周期,为防控FCoV的爆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RNA疫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猫冠状病毒的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是家猫和野生猫致死性疾病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的病原,通过口鼻传播,主要感染幼年和老龄猫,在世界猫群中广泛流行。
FCoV病毒有4种主要结构蛋白,分别是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M)、小膜蛋白(Small envelope protein,E)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其中S蛋白是排列在包膜突起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80~200kDa,它对于诱导宿主的抗体应答和细胞免疫很重要。冠状病毒可通过S蛋白与特定的细胞受体结合,是决定病毒致病性和组织嗜性的关键因素,S蛋白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保护性抗原,目前疫苗的相关研究的也集中在S蛋白区域。
FCoV根据S蛋白氨基酸序列和抗体交叉中和差异分为2种血清型:I型和II型。血清I型是主要流行毒株类型,其S蛋白完全来源于FCoV。血清II型FCoV临床不常见,由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和FCoV双重重组而来。FCoV-І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FCoV-І型毒株感染率高达80-95%;在亚洲地区主要流行FCoV-ІІ型,感染率高达25%。血清I型和II型 FCoV毒株均存在2种在抗原和形态学上不同的生物型(或病理型):猫肠道冠状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和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
其中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的感染仅局限于消化道,会引起猫的体温上升,食欲不振甚至脱水等症状,致死率较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是猫肠道冠状病毒的高毒力突变株,具有高传染性及高致死率的特点。在临床上,猫传染性腹膜炎又可以分为渗出性和非渗出性两种病理型。由于暂无有效治疗药物,携带FIPV的猫咪一旦发病,难以康复,死亡率高。
近年来我国养猫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国内市场并无相关疫苗,猫感染FIP的风险与日俱增。FECV及其转化的FIPV基因型毒株中存在由不同程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现象,同时FIP潜伏期几周至几年不等,这种巨大差异给防疫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目前针对FIPV感染猫的治疗只能起到延缓疾病的作用,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所以疫苗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现有疫苗的大都还处于研究阶段,由于该病毒特殊的感染机制,使得常规疫苗和重组疫苗效果不佳。FECV及其转化的FIPV基因型毒株中存在由不同程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现象。FECV感染率达80%-95%,而FIP的致死率高达95%,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疫苗上市,猫一旦感染FIPV几乎只能靠治疗延缓死亡,因此,FCoV疫苗的市场很有潜力,并且对FCoV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疫苗的研究FIP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免疫猫后均可观察到ADE,使FIP潜伏期缩短至1-2 d,病程更短,死亡更快。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活载体疫苗及核酸疫苗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中轴内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钆钐锆氧热障涂层材料及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