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用弧形板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0912.X | 申请日: | 202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松炎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3/08;B23Q11/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弧形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用弧形板夹具,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气压缸,气压缸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伸缩杆,且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夹紧板上固定安装有弹性块,夹紧板截面呈梯形,连接座侧壁上开设有一对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上安装有多个排屑机构,活动板两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螺纹杆,且螺纹杆一端贯穿连接座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弧形垫板表面的孔被打穿,对异形板表面的挤压消失,能够使异形板出现抖动,能够对弧形板产生挤压,使活动杆运动,从而能够使敲击块对挡板表面进行敲击,将挡板内部的铁屑抖落,避免有细小的铁屑残留在挡板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用弧形板夹具。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钢垫板安装是轨道安装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工序,由于部分轨道呈弧形,所以底部固定用的垫板应该与轨道的弧度一致,且垫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安装在轨道底部,所以需要在弧形垫板上打孔,但是弧形垫板不便于夹持,且在打孔过程中弧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垫板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用弧形板夹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用弧形板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用弧形板夹具,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气压缸,所述气压缸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伸缩杆,且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固定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夹紧板截面呈梯形,所述连接座侧壁上开设有一对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安装有多个排屑机构,所述活动板两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螺纹杆,且螺纹杆一端贯穿连接座侧壁,所述活动板两侧设有一对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连接在连接座内壁上,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限位槽内壁上设有多个限位机构,在需要对弧形垫板进行打孔时,将弧形垫板卡设在对应的限位槽内部,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能够对应不同弧度的垫板,通过气压缸带动伸缩杆移动,能够将夹紧板抵在弧形垫板两端,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夹紧板上的弹性块能够避免弧形垫板两端出现压痕。
优选的,所述排屑机构包括一对异形板,所述异形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板表面上,所述异形板一侧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板表面两侧开设有多个直槽,所述活动杆活动插设在直槽内部,所述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异形板侧壁上开设有斜槽,且斜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件,所述弧形板一端抵在斜槽内部,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呈弧形且具有弹性,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桥接块,所述活动板间开设有排屑槽,且排屑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板,在打孔的过程中异形板位于弧形垫板底部,异形板能够发生形变,抵在弧形垫板底部,减少因为打孔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弧形垫板出现较大形变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弹性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排屑板,所述排屑板截面呈波浪形,所述排屑板底部有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倾斜设置在弹性板底部,且排屑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表面与驱动轴一端相抵,钻头能够将铁屑抵在弹性板表面,弹性板能够受力发生形变,能够对钻头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钻头出现磕碰的情况,能够增加钻头的使用寿命,且在钻头在退回过程中,排屑板将缠绕在其表面的铁屑拉下,避免有铁屑缠绕在钻头表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呈弧形且具有弹性,所述挡板一端转动设有转板,所述挡板外端与连接轴底部的敲击轴相抵,随着弧形垫板表面的孔被打穿,对异形板表面的挤压消失,能够使异形板出现抖动,能够对弧形板产生挤压,使活动杆运动,从而能够使敲击块对挡板表面进行敲击,将挡板内部的铁屑抖落,避免有细小的铁屑残留在挡板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松炎,未经王松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0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