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9992.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倩;储消和;徐顺清;柳鹏福;生英涛;张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P13/10;C12P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氨酸 消旋酶 无机 纳米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来源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D-精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自然界含量稀少,具有抗高血压功效、可以抑制癌细胞扩散、降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释放速率的作用,是合成抗心脑血管疾病药、抗肿瘤药和减肥药的重要中间体。
D-精氨酸是非蛋白质氨基酸,不易通过发酵法制备,目前制备主要的方法是化学法和酶催化法,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L-精氨酸的消旋。化学法消旋的反应条件较为极端,例如强酸碱或高温,同时混旋体的化学拆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拆分效率低、纯度低、手性拆分剂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酶催化法制备D-精氨酸通常以L-精氨酸为底物,先利用氨基酸消旋酶催化成DL-精氨酸,高温失活氨基酸消旋酶,再利用特定的酶将剩余L-精氨酸催化分解,以便于将D-精氨酸分离,从而实现同时制备D-精氨酸和L-精氨酸衍生物。常见的几种用于拆分的酶有L-精氨酸酶、L-精氨酸脱亚胺酶、L-精氨酸脱羧酶等,分别能催化L-精氨酸生成L-鸟氨酸、L-瓜氨酸及胍基丁胺等,这些L-精氨酸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医用价值。
酶催化法制备D-精氨酸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后续酶法拆分能实现两种化合物的联产,具有底物特异性高、催化效果好、绿色环保等优点。但通过两步催化制备D-精氨酸需要在第一步消旋催化结束后对消旋酶高温失活方能进入第二步酶催化,这种工艺存在三方面的缺陷,一是酶蛋白无法回收利用,提高了酶的成本;二是增加了升温降温的步骤,导致操作工艺、操作时间和能耗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工业生产规模操作时,导致了成本增加较多;三是在升温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氨基酸被破坏,对最终的产品质量有所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利用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技术制备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对精氨酸消旋酶固定化,并将催化剂应用在D-精氨酸的制备中。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具有纳米花状形貌,以CaHPO4和Ca3(PO4)2的混合物为载体,负载精氨酸消旋酶。
作为优选,所述精氨酸消旋酶来源为Pseudomonas taetrolens(GenBank:AB096167.1)。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精氨酸消旋酶的溶液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加入CaCl2溶液后静置,得到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悬浮液,将悬浮液离心去上清,沉淀水洗后得到精氨酸消旋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